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节 无眠(1)-《数风流人物》


    第(2/3)页

    “如果我预料没错,日后朝廷肯定会对科举乃至进士观政和任职有大的改革,如果没有在地方府州县主官任职经历的,以后很难得到重用,尤其是要到重臣这一职位,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提拔重用的刚性规定。”

    官应震的话让官抚邦也是大吃一惊,“父亲,不至于吧?”

    “哼,不至于?怎么就不至于,紫英才多大年龄,但人家在永平府,在顺天府,一呆就是四五年,然后又去陕西、江南和辽东呆了几年,他是堂堂翰林院修撰出身,但是在京中真正呆的时间有几天?人家是有深刻体会的,以他的年龄,二十年首辅之位只怕都是往少里说了,若是他存了这个心思,谁又能拂逆?”

    官应震冷笑,“我和你说,意思是如果可以的话,不妨提前下去,选择余地也要大得多,等到日后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都要争先恐后下去的时候,那恐怕就没有多少好位置供你选了。”

    官抚邦不是那种杀伐果断的性子,迟疑了一下才问道:“父亲,真的会有如此大的变动?”

    “绥之,难道为父还能害你不成?紫英的性格我太了解了,认定的事情,百折不挠都要去做成。考成法虽然是乘风推动的,但是底子还是紫英拿出来的,我告诉你,这一次紫英上位,未来几年里,朝廷肯定会有一连串的大动作,不仅仅是对外开疆拓土或者经济上看重工商那么简单,吏治上更是重头,否则左光斗这些人怎么会轻易支持他?子舒也不会这么推崇他。”

    父亲的话让官抚邦有些不解:“父亲的意思是紫英要整顿吏治,整肃贪墨?”

    官应震有些无奈地抚了抚额头,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长子道:“吏治岂是治理贪墨那么简单?治理贪墨只是其中一方面,紫英是对整个官吏行政体系当下的做事方式和风气不满意,他要再造重塑整个官僚架构,推动从中央到地方上的官府行政,而非现在那种拖沓疲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事的风气,更要把那些能做事善做事能做成事的官员选拔起来,而紫英就要把地方上当成一个舞台,从舞台上的表现来论英雄,……”

    官抚邦总算是明白了父亲话语里的意思,忍不住道:“父亲,您真的打算退隐了?”

    官应震仰起头想了一想,“不退又能如何?难道让为父去替紫英打下手么?我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呵呵,也不只是我,六吉和汝俊大概都面临着我一样的困境吧?罢了罢了,我年龄也不小了,正好回乡去讲学著书,你三弟算起来也差不多了,连秋闱都过不了,我也该回去好生督导督导了,顺带也写点儿东西,……”

    官应震三子,长子官抚邦,次子官抚极,三子官抚辰,官抚邦、官抚极都是进士出身,不过官抚极尚在观政期,而官抚辰则是一直未中,也是官应震的一块心病。

    “那父亲之意是要朝中事务托付给子舒兄?”官抚邦忍不住再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