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 蒙鞑子,讲个笑话-《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押司一听,有点意思。
    赶紧问道:
    “却不知大人,您读的是何人的诗?”
    骁骑校思索了一下,答道:
    “是个姓辛的,好像叫什么辛没病,还是辛去病。”
    押司差点吐血,强忍着尴尬,说道:
    “您说的应是宋人辛弃疾。”
    “对,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骁骑校这一回,发挥异常的好,竟是一个字都没记错。
    押司心想,看来他是真心喜欢辛弃疾的词。
    “大人可知为何他的词读来热血沸腾?”
    “为何?”
    “辛弃疾乃是文武双全,带兵打仗的儒将。”
    “难怪,此人是我崇拜的偶像。”骁骑校一拍桌子,显得十分激动。
    押司又讲了一下辛弃疾的事迹,曾独闯敌营,掳走敌将。
    听的这骁骑校眼睛都直了。
    他感慨道:
    “如果能早生几百年,我定要去他帐下,愿为一小卒。”
    “白天跟着他纵马杀敌,晚上喝着酒读他的词。这才是草原男儿的梦想啊。”
    押司一愣,心想。
    这话可不能乱说,犯忌了。
    辛弃疾他杀的,可是金人。
    是咱大清旗人跨越几百年的老祖宗。
    ……
    “咳咳,不如我给大人讲个江南的文坛趣事吧?”
    “好啊,来来,请坐。”
    骁骑校是个直肠子的人,尊师重道。
    他知道,古人有一字师。
    一个故事,那更能算老师了。
    亲自去搬来了一个凳子,让押司坐着,喝着茶讲。
    “前明有一文人,喜游历天下,每到一地,都要和当地的文人切磋比诗文,常常压人一头,以文坛屠夫自居。
    有一日,他到了常州府,却非常老实,只是游览喝酒。
    旁人就问他,你怎么不找本地文坛切磋了?
    他说,不敢。
    问:为何不敢?
    答:此地文人之狂傲,举世无双,我已输了。
    旁人不解,被他拉到了城墙下。
    抬头一看,
    城门高挂的牌匾上,烫金的“常州”二字不知何时,“常“字掉了上面一半。
    成了“吊州”。
    此人感慨,敢挂这样的牌匾,迎天下客。
    可见,此地文坛之桀骜狂悖,李白来了也得挨打。
    ……
    骁骑校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疯狂的拍着桌子,喊肚子疼。
    他发誓,这是自己这辈子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了。
    还是江南好啊,
    在草原上除了羊和女人,就没有其他乐子了。
    押司也很满意,和一个蒙八旗军官处好关系,只有好处。
    “小人还有一个压箱底的笑话,大人想听否?”
    骁骑校还未来得及响应。
    官船剧烈的摇晃了一下。
    很显然,是撞到什么东西了。
    押司走出船舱,错愕的看到一艘大船竟然贴在了本船的侧面。
    几个戴孝帽的汉子,正在忙着调整风帆。
    “瞎了你们的狗眼。奔丧奔到官船来啦。”
    果然,李郁设计的劫匪头套,被人认成了孝帽。
    轰,一声炮响。
    撕裂了雨幕。
    火光一闪,炙热的霰弹就扫过甲板。
    就像割麦子一样,割倒了一大片。
    会讲笑话的押司已经死了,躺在甲板上,污血从眼眶里流出。
    一颗铅子,穿了进去。
    “敌袭。”
    船舱内的骁骑校,刚取下挂着的弓箭,准备冲出去。
    耳边,就传来了更大的巨响。
    他被震的失去了直觉,倒在了地上。
    ……
    第二门炮,贴着船舱轰出。
    只听得里面狼哭鬼嚎,显然这舱壁挡不住炮子。
    不过,炮膛已经有裂纹了。
    废了!
    为了达到更好的杀伤效果,火药多加了三成。
    没炸膛反杀自己人,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火绳枪,射击。”
    甲板上,油纸布被人掀开。
    掀开的一瞬间,一排白烟喷出。
    火绳枪的近距离射击,把迎战的官兵打了个崩溃。
    其中,不乏好几个蒙八旗兵丁。
    李郁松了一口气,下令跳帮。
    同时,进攻第二艘船。
    第二艘船略小,除了船夫,仅有10个绿营兵,还有十几匹战马。
    他们见有人劫船,竟然想逃跑。
    而最近的陆地,就是旁边的绿洲小岛。
    ……
    李郁爬到桅杆,观看战况。
    手下已经控制了第一艘官船的甲板,正在往船舱底下进攻。
    犯人,应该就关在舱底下。
    第二艘船,正在拼命转向,想冲滩搁浅。
    尾舵处,已经躺了好几个人。
    都是被火枪打死的,目的是不让它逃跑。
    仅存的一尊虎蹲炮,正在重新装填。
    然后,对着第二艘官船的船舱,又轰了一发。
    民船的舱壁就是一层薄薄的木板。
    一打,就是许多个孔。
    里面一阵惨叫,显然有人倒霉了。
    李郁大声吼道:
    “不留活口,抓紧时间。”
    半盏茶的功夫,两艘船的人都撤回来了。
    “都清理干净了?”
    “干净了。”
    刘武一身血,手臂还在哆嗦。
    他刚才,冲到舱底下,恰好看到两个八旗兵正在忙着处决犯人,砍的正嗨。
    就开了一枪。
    很遗憾,他用的是李氏二型截短霰弹枪。
    俩八旗兵倒下了,活着的白莲教犯人也倒下了。
    最后,就拖出来三人。
    俩白莲,一个八旗军官。
    其余的,他挨个补了刀。
    离开的时候,还往船舱里扔了个火把。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