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事(一)-《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2/3)页

    想到这里,杨松总算是做了决定,长长吐了口气:“传令下去,除了轮值守夜的士卒,一人发一杯水酒!本将去一趟县衙,和县令大人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地方士绅捐赠些吃食,让他们开开荤!”

    校尉也松了口气:“是,将军!”

    杨松转身出了军帐:“告诉他们,过节可以,但谁要是疏忽职守...老子是要砍人的!”

    ……

    和杨松想的不一样,朱棣并没有因为中秋夜手底下的燕军闹事过节而烦恼,反而是极为兴奋而热烈地打量着雄县的城头。

    他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大军,在黑夜里蛰伏着,所有人的目光都有些发绿...因为对面那座城池已经很近了,近得仿佛伸手就可以摸到。

    没错,忍耐了这么多天,中秋之夜...就是他选定的奇袭雄县之时。

    耿炳文所在的中军大帐是不能打的,互成掎角之势的三座城池拱卫在前方,就算朱棣的斥候再怎么身经百战,再怎么能和马上长大的蒙元斥候一较高下,也不可能找出一条能绕过这三座城池的办法,真定城外潘忠所带的后军更是打不着,要想碰到他,还得渡过耿炳文中军所在的滹沱河。

    怎么看都只能啃硬骨头了...这实际上才是朱棣在娄桑驻扎了这么多天的原因--让杨松懈怠,让士卒士气低落,这一切都需要等到一个日子,那就是中秋。

    当然,南军远征会想家,北军自然也会想念北平,但朱棣有一点比杨松做得好,那就是舍得。

    想家?从北平带下来的金银,从涿州乃至驻军各地征上来的钱财,全部大手笔地分发了下去,三万士卒几乎人人有份,朱棣也承诺了他们,只要打退耿炳文,只要能活下来,每一个陪他南征的士卒,都能回家过上好日子。

    没地?分!没钱?赏!想出人头地?多砍两个人,只要有战功,军职晋升,上不封顶!

    所有的士卒都疯狂了。

    这就是朱棣和杨松乃至耿炳文最大的区别--一边是朝廷派来的军队,有各种各样的制度和无形中的约束,而另一边是豁出了一切的亡命徒,只要能打赢...就没有他朱棣不敢干的事!

    略微压下汹涌的心潮,朱棣看向一旁的张玉:“朱能那边有没有斥候送消息过来?”

    张玉微微摇头:“没有。”

    “一路行军,有没有被南军发现?”

    “肯定没有,”张玉语气坚定,“斥候全出,屏蔽五十里,雄县驻军本就存了坚守的心思,不和咱们的斥候转战,就算最后这二十里被他们发现了...也来不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