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榕城水产加工厂私有化后,李多鱼还被领导单独叫去谈话。 这一次的私有化,经过多方协商,闽龙公司出资三分一,剩下三分二则是用贷款方式支付。 至于利息的话,则走了一项专项优惠,计算方式复杂到李多鱼都看不懂,但结果是好的,利息差不多约等于零吧。 榕城大院一间办公室里。 黄清风给李多鱼泡了一杯茶,并微笑着说道:“加工厂都让你拿下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多鱼一脸认真,跟打了鸡血一样:“组织给了我这么多支持,当然是做大做强,再创榕城水产加工厂的辉煌。” “你小子,越来越油嘴滑舌了。” 黄清风接着说道:“不过,我要挑一下你的语病了,现在已经不是榕城水产加工厂,而是闽龙了,你可得好好努力。 还有你那几款产品做的不错,尤其是那个海带丝和丁香鱼,一定要保持好质量,争取走出咱们闽省。” 李多鱼点了点头,作为一个实际年龄即将破七的“老登”,怎么可能不明白领导这话里的意思。 这个榕城水产加工厂当初就是领导牵的头,最后才落地尚峰镇,如今这么快就私有化,很容易遭人诟病的。 且这次在私有化前,黄主任还来亲自找过他,说白了,就是为了他这点醋,才包了这顿饺子。 要是自己接手后,要是这个加工厂没搞好的话,那就有点难看了,领导这话听着轻飘飘的,可多少有点敲打的意思。 大概就是,现在这东西不是“阿公”的了,东西交给你了,一定要干得漂亮。 还有李多鱼从话里面听出来了,领导似乎有意让他远离陈元素的样子。 李多鱼离开榕城大院后,总感觉,最近一连串的事情都有些古怪,甚至有些不符合常理。 按理来说,榕城水产加工厂这个项目原本就是在领导手上,刘正源也是领导的人。 一般人压根就不可能把他给调走,可就算调走后,应该也不会傻到安排张东新这种人进来。 巧合吗? 李多鱼摇摇头,两世的经验告诉他,这些人脑瓜子绝对都是非常好使的。 就好像那个张东新故意搞改革,也不知道被厂里面的员工私底下,骂了多少遍傻叉。 可有几个明白人知道,他来加工厂的目的,就是为了做空这家加工厂。 “唉!” 李多鱼叹息了声,感觉还是担担岛好啊,有像二嫂这样的人多好,我不爽你,直接就写在了脸上。 有像石头这样的热血青年,套着麻袋就是一顿输出,然后被一个已婚女折磨到,最近都开始在看言情了。 还有像赵大海这样爱吃回头草的,不爱年轻的,就喜欢寡妇类型的。 想到这,李多鱼不禁眉头一皱,他突然发现村里面这些人,感觉都有点不正常啊。 青口码头,咸湿的海水打在石条上,几艘小渔船停靠在码头附近。 加工厂暂时关闭的这段时间,鱼贩子的生意又好了起来,一个个在那叫嚷着。 “今日好价.” 背着个上海牌腰包的鱼贩子老张,对着其中一位船老大喊道:“老条,有没有好鱼,高价收啊。” 船老大喊道:“一块钱,低于这个价,我不卖啊。” 码头鱼贩子生意是变好了,可码头这边沿街店面可就遭殃了,伴随着加工厂停业整顿。 人流明显变少了,有些店铺老板唉声叹气着,顺便骂道: “撒林内的,这加工厂才开了两年就停业整顿,真是有钱没地方花,瞎几把搞。” “刘厂长干得好好的,非得换一个啥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来。” “哼,还不是左手倒右手,不折腾的话,哪里会有钱赚。” 码头老陈海鲜店的老板,最近这段时间眉头都快皱成丘壑了。 加工厂停业整顿,对他影响是最大的,正常情况下,每到中午就有不少工厂的员工出来打牙祭。 还有一些来厂里面谈项目的老板,也会跑来他这家店里吃饭。 为了服务好,这些老板,他还扩大了店面,新搞了好几张桌子,可现在生意说没就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