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规制和教学内容可能因地区而异。郡国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本郡的官吏、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以及推广教化、宣传思想等。 不过如今的郡国学校却基本沦为了世家门的交际场。 普通人根本没资格进入这里。 故而,在了解到这一层面后,苏曜便决定了,扩编势在必行。 “不但郡国学校要扩编,各县也都拨出地来兴建专司扫盲教化的学校,把我们军中的扫盲运动普及到地方来。” “在此间若发现民间有那成绩优异和才思机敏者,应立即送至襄平国学校,助其深造,不但免其学费,更可为其免除徭役名额,使其专注学业。” 苏曜的决心在郡府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官吏们面面相觑,心中既惊讶又敬佩。 他们没想到这位新任太守不仅雷厉风行,而且深谋远虑,对教育如此重视,而且还真的愿意真金白银的咋在里面。 甭管心中怎么想,此刻面对如此仁政,众人是纷纷拱手赞叹: “府君英明!” “府君有教无类,百姓受益良多,此举定能振兴本地教育,实乃我辽东之福啊!” 不过么,在一群赞叹声中,卫明倒是皱着眉头站了出来。 他没想到苏君侯的举措竟然比最初预想的还要激进。 大规模的对学校进行扩编扩建,那可不是有钱就搞得了啊。 “苏君侯,兴教之心令人佩服。” “然则辽东本地师资薄弱,既无名士,更少典籍。” “盲目扩建恐学校开门以后无法启用,徒耗财力啊。” 然而苏曜却一笑回道: “你可曾听过印刷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