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鲜于辅深知苏曜麾下兵将多勇猛与智谋之士,故而他并未立刻轻信,而是反问道: “马腾不是已经苏曜带回洛阳为质吗?那马休当真会置其父性命于不顾,倒戈归降?” 这一点其实最初程绪也没什么把握,故而他最初的主要目标并非马休,而是拉拢其他归降的西凉军诸将。 但是,马休的回信却让他心中信了七分。 马休在信中也是言辞恳切,他首先表达了对刘虞的敬仰和对苏曜的不满,他提到自己等人本就心向汉室,与苏贼势不两立,若非苏贼以大火焚山迫降他们,他们是绝不会轻易投降。 投降苏曜本就是被迫为之,而更可恨是那苏贼残暴,对他们并不信任,不但将其父贬为庶人,带回京师羞辱,更是将他们的编制几乎都全部打散,常常监视打压,使得他们心中怨愤不已。 “常言道父辱子死,如今苏贼大军顿兵城下,进退两难,休愿为刘使君效犬马之劳,提兵倒戈,以报父仇,尽孝道,助使君大破贼军,解高柳之围。事成之后,休愿追随刘使君左右,复兴汉室。” 程绪将马休的回信呈给鲜于辅后,鲜于辅反复研读,依旧心存疑虑,但又觉得其中所言也并非毫无道理。 鲜于银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急切地说道: “大哥,马休所言句句在理,如今敌军军心不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错过此次良机,日后再想破敌,可就难上加难了。” “没错,马休所言我觉得可以姑且信之。” 程绪也跟进道: “将军可还记得公子刘和(刘虞之子)?他在朝中为质,便送回信说,那马腾境遇堪忧。” “作为归顺的诸侯,苏曜并未给他什么礼遇,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只拨一小屋供其监视居住。” “如此待遇,想来马腾在京中必是过得朝不保夕,每日都要忍受苏曜派来之人的羞辱与刁难。” “刘和公子都知这般之事,想来马休自然也知其父在京中凄惨,欲报父仇自也在情理之中。” “那苏贼竟是这般对待降者?” 鲜于辅挑了挑眉,冷笑一声,说: “如此自负,也难怪麾下将士离心,只是这等大事,不可不防,对于该如何配合之事,咱们还要细细谋划才行。” 接下来,双方继续悄悄进行书信往来,很快便定下来一条稳妥的策略。 马休在信中提出,最近大雪连连,补给运输不便,随军胡人不堪其苦,军心浮动,近日便要撤军,这正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等到胡人撤军后,由于围城兵丁的减少,马休会接管一部分营区防务,届时他就可以趁夜发动兵变,打开营门,迎接鲜于辅的大军入内。 届时,他们一起直捣中军帅帐,必可斩杀关羽,一举击破这支围城的贼军。 汉军营地。 “你们说刘虞老贼的那帮人会上当吗?” 随着计划的紧密推进,张飞不由问道: “这贼老天的雪是越下越大了,要是让俺老张来,我是绝不会在这天气来出战的。” 张飞的话引起了部分人的共鸣。 确实,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种天气下行军作战,对士兵的体力和士气都是极大的考验。 然而,关羽却是抚须一笑,自信道:“正是这个天气,他们才更会相信。” “胡人素无军纪,利则聚,不利则散。” “今我军顿兵城下,大雪漫天,胡人跑路乃情理之中,他们焉有不信之理?” “关将军说的没错。” 傅干也补充道: “刘虞为人虽然比较谨慎,但他麾下的将领却并非都是那沉得住气的人。” “鲜于辅和鲜于银两人,乃是出身渔阳望族,是反朝廷新政的急先锋。” “此番大战,他们两人联手出击,必不甘苦苦等待,而是想要在刘虞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以求在战后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与权势。” “如今,咱们将计就计,传马休倒戈,又放出我军内部不稳,胡人退兵的消息,他们焉能放过如此天赐良机?” “两位说的不错。” 徐晃也点头附和: “如今大将军权势日盛,朝廷权威渐隆,不但两京司隶俱在朝廷治下,青州、并州乃至幽州的辽东半壁都已尽数归顺。” “如此大势之下,想来他们自己也清楚,大战若是长期拖延,以自己这幽州半壁之地,必然难以抗衡我军。” “等到来年我军补给充足,天气转暖,他们的机会就只能更小。如今马休的‘倒戈’给了他们一个看似完美的破敌之策,他们不会轻易错过。” “而这场大雪,恰恰又可以隐藏行迹,最适合搞暗中偷袭,他们定会觉得机不可失!” “正是如此。” 关羽点头赞同: “我军只需设下埋伏,待他们入瓮,便可一举歼灭。” 张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好!那就让他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汉军行动的时候,高柳城中对这一切浑然无觉。 他们与世隔绝,依旧在每日规律的生活。 某日,他们突见城外汉军营地出现一阵松动,风雪中看不太真切,但似有人拔营而走,顿时让城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之声。 官民们高呼太守英明,贼兵不战自溃之日不远。 而同样的迹象,在鲜于兄弟眼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隐蔽在东部山林之中,通过斥候紧盯汉军动向,一见这日风雪渐小,胡人便拔营而走,顿时心中又信了几分。 程绪脸色赤红,握紧拳头:“将军快看,马休所言非虚,胡人果然受不住这严寒,开始撤军了。” “这可是咱们的大好时机啊!” 鲜于辅眉头紧锁,呲溜着鼻子,依然有些不太能拿定主意: “莫慌莫慌,虽说胡人撤军,但贼兵依然有近三万之众,咱们必须小心行事才好。” “万一胡人乃是配合贼兵行动,那咱们中了奸计岂不是大事不妙?” “大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鲜于辅临机犹豫,但鲜于银则表现的尤为激动: “这鬼天气,咱们藏在山林中每日都有人冻伤,日子多是难熬你是知的。” “我等保卫家乡都难免军心浮动,以胡人习性,他们安能老实在这受罪?” “此天赐良机,大哥切莫错过呀!” 兄弟的话让鲜于辅心中的天平倾斜。 幽州汉胡混居者众,以他的了解,胡人确实不可能长时间在这遭罪却捞不到什么好处。 在又多观察了一天,不见胡人踪影后,鲜于辅终于下定决心,使程绪联系马休,密谋夜袭之策,其全军也开始动员,做好突袭的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