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白菜价买黄金(上)-《华娱之粉墨登场》


    第(1/3)页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改为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大半个亚洲的金融风暴。

    宣布当天,泰铢兑换米元的汇率就下降了17%,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星加坡等地相继受到波及,各地汇市、股市路下跌,东南亚各国数十年的发展成果,被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洗掠一空。

    林轩并不关心东南亚国家的凄惨遭遇。或者说,他即使想关心,也没那个能力。他真正关心的,是香江和宝岛两地的情况。

    宝岛中央银行外汇储备较多,他们较早的弃守新台币汇率,选择通过加息的方式限制外国资本进入。所以,宝岛在官方层面受到的影响不大。在民间层面,由于宝岛一直是外向型经济,和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不少,所以也经受了不小的打击。

    香江则成为了国际游资在东南亚旗开得胜后的攻击重点。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江先后受到四次冲击,分别是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1998年8月。

    尤其是最后一次,经历了前三次冲击后,国际炒家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重整旗鼓,采用了一套更为精明的策略。1998年8月,  一场惨烈的港元狙击战和保卫战在香江展开了。

    最终香江政府还是凭借“外汇基金入股市”的策略战胜了国际炒家,堪堪保住了岌岌可危的港股。

    然而,  香江的经济却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倒退了好几年。1998年8月13日,  恒生指数报收6660.41点,  相比1997年8月7日16673的高峰跌去了10000点,跌幅高达60%,  损失十分惨重。即便8月28日战胜国际炒家之后,恒生指数也只恢复到了7500点左右。

    比股市更惨的是楼市。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香江的楼市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有的住宅售价甚至高达20万港元/平方米。1997年,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占香江GDP的比重超过40%。毫不夸张的说,整个香江的经济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房地产业而转的。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楼价在一年内暴跌50%。到2003年时候,香江的楼市的累计跌幅已达到65%。对比1997年7月,香江人2003年的总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元,  平均每个有房者的损失高达267万港元。“负资产”的人数更是达到了17万之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