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个谁,水开了没?” “哎呀,这个菜要切好看点。” “自热火锅别放那么挤!” 但真正动手操作的还是年轻人们。 周乐注意到张瀚果然在认真地处理番茄和鸡蛋,手法还挺像模像样。 他走过去,靠在料理台边,很自然地打招呼:“瀚哥,手艺不错啊。” 张瀚抬头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出的笑容,语气平静:“还行,自己住久了,总会做几个菜。” 他掩藏得很好,仿佛之前所有不愉快从未发生,两人看起来关系确实还不错,至少表面如此。 毕竟现在摄像正在拍着。 周乐也心照不宣地笑了笑,闲聊了几句关于火候调味的话题。 他的目光扫过料理台上逐渐丰富的食材,看到了各种肉丸、肥牛卷、海鲜料包,还有红油滚滚的火锅底料正在锅里融化。 其他人的也多是一些高嘌呤食物。 周乐点点头,没再多说。 他转身找到了面粉,然后弄了点水。 从手机上搜了个教程开始和面。 弄好之后先醒了一会面。 之后又根据教程动作麻利地熬了点葱油,但刻意控制了油量。 等面差不多了之后,他又拉了一些细面条。 然后煮了一碗清淡的葱油面,只在最后滴了几滴酱油提鲜,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 此时饭也都做好摆上了桌。 当他把这碗面端到正对着麻辣烫和自热火锅有点无从下手的郭麒零面前时,郭麒零明显愣住了。 “乐哥,你这……” “吃这个吧。”周乐把筷子递给他,“那些高嘌呤的,你少吃点,回头脚疼起来受罪。” 郭麒零脸上瞬间涌上感激,接过面条,语气都热络了不少:“哎哟,谢谢乐哥!太够意思了!我都快忘了这茬了,光看着他们吃香喝辣的了。” 这一幕恰好被刚坐下的苏茫看到,她看着那碗面条,有些惊讶地对周乐说:“周乐,你这么贴心呢?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种清淡的葱油面?” 她似乎误会了这碗面的归属。 周乐愣了一下,随即失笑,但很快调整表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应:“那必须的,苏茫老师,我清楚咱们坞里每一位老师的喜好。” 他这话说得圆滑,既没否认也没承认,顺便捧了一下对方。 没想到这话被旁边的宋丹丹听到了,她立刻凑过来,带着好奇和一丝较劲:“哦?是吗?那周乐你说说我喜欢吃什么?” 周乐看着宋丹丹一脸“考考你”的表情,故作认真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然后摇摇头,一本正经地说:“丹丹姐您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爱吃什么山珍海味都不一定准,南北口味估计也难不住您。但我敢肯定一点。” 他故意顿了顿,过了一会才慢悠悠地说:“您肯定不爱吃豆角,尤其是没炖烂乎的豆角,对吧?” “噗——”正在吃面的郭麒零差点笑喷。 “哈哈哈!”汪苏珑直接笑出声。 周围听到的人都忍俊不禁。 宋丹丹和豆角的“梗”在某个综艺里太过经典,周乐这回答既避开了正面回答难题,又巧妙地接了梗。 宋丹丹自己也乐了,指着周乐:“你这孩子!在这等着我呢!” 这个小插曲让厨房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融洽。 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百家饭,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虽然谈不上多精致,但充满了烟火气和初来乍到的热闹。 当然周乐看到有些人吃的确实没多少,基本就只是动一口。 估计明早有些助理也就该来送饭了。 吃完饭,看着杯盘狼藉的厨房,不少人脸上露出了该谁洗碗的犹豫表情。 就在这时,几个工作人员默默地走了进来,开始熟练地收拾起来。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都松了口气。 周乐早就知道这些。 这种内幕在这样的综艺里很常见了。 最终这些活儿还得是节目组兜底。 嘉宾们就负责创造美好生活的表象。 晚饭结束,真正的团体建设议题再次被摆上台面。 众人移步到客厅。 宋丹丹再次发挥主导作用:“咱们现在饭也吃了,坞长也选了,接下来得干点正事了,这么大个桃花坞,不能光吃饭睡觉吧?得有点共同的目标和活动,增进感情嘛。” 苏茫附和:“是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分成小团体和大团体,小团体呢,就是平时关系好的可以一起约着吃饭、聊天,自由组合,过一段时间可以重新组合一下。 大团体呢,我们就一起完成一些共同的项目,为桃花坞添砖加瓦,这样也有集体荣誉感。”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虽说怼人、反驳目前还是主旋律,但这种不温不火提议也没必要拒绝。 毕竟谁也不愿意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被集体活动绑定。 小团体自由活动时间无疑是必要的缓冲。 接下来就是自由分组环节。这个过程果然如周乐所料,暗流涌动,充满了微妙的试探和默契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