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阳光尤为刺眼;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操控过的关系。 顾易足足适应了好一会儿,才渐渐习惯了这第一人称视角。 他并没有心急。 而是看着顾烨吃过了早膳,结束了一日的早修之后,这才心念一动操控者顾烨朝着丞相府而去。 如今大汉的政治中心正是在丞相府。 顾氏第七代子弟如今皆在外。 这自然而然让冠军侯府看上去有些冷清。 不过相比于顾氏的冠军侯府,丞相府的所在距离皇宫也是要更远一些,便足以说明顾氏于大汉的地位到底有多么超然。 顾易打算去见诸葛亮。 虽然顾琛在临终之前曾再三说过,无需给与顾氏子弟什么优待。 但以刘禅的性格,对于顾氏子弟他就是有着天然的亲近。 不仅仅让顾氏子弟于皇子结交; 出入各地亦是特权之一。 对此,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之事。 一路上,顾易一直都在思索着其中的细节。 顾烨确实是当代顾氏子弟之中最为优秀的那一个,虽然还没到参加政事的年纪,但对于大汉的整体局势却也是十分清楚。 当前大汉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四方的天灾; 同样也有四州渐渐升起的乱民。 这完全是时代的必然性。 哪怕朝廷再怎么竭力赈灾,但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人,总会有走投无路的难民选择奋力一搏,成为了只知劫掠的灾民。 除此之外,还有四方渐渐对大汉不满的蛮夷。 顾琛已经逝去了太久。 他所带来的威慑早已随着时间而散。 若是大汉能一直强盛,这种危机并不会直接到来。 但现在则不同。 其实说白了,当前的四方蛮夷就是纯粹的寄生在大汉的身上。 他们那更为落后的生产力不足以支撑他们自给自足,通过向大汉臣服来获得想要的帮助,这才是他们的唯一活路。‘ 但随着大汉内部生乱。 这种制度也注定会受到影响,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会心生不满? 顾易的思绪飞速运转,思考着该如何迅速解决这一切。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但中华上下数千年的历史终是给了他太多太多可以借鉴的先例。 包括他现代人的绝对视野。 这是这个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过的存在。 虽然顾易也明白,在细节上的调度以及治证上,自己肯定比不过诸葛亮等人。 但若只是单纯制定出一个更为先进的赈灾方略来说。 他确实可以做到。 无论如何,顾易都必须尽可能的快速解决天灾,让大汉从这次的泥沼之中挣脱出来。 以免四方的蛮夷实力强大到巅峰时期! 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无数的念头不断在顾易脑海之中闪过。 就这样,顾烨也是在不觉之间便走到了丞相府前。 作为顾氏第八代之中性格最为沉稳的存在,顾烨自不是第一次前来丞相府。 顾氏的传承确实有所中断。 其中最大的差别,便是在教育方面。 相比于前几代人对于后人的教育,第七代与第八代之间已经断了这多年的传承。 哪怕仍是会教育。 但也不像是当初那般时刻都在进行着言传身教。 在天灾未显之前,顾烨便会时常来请教诸葛亮,两人虽无师徒之名,但却已经有了些许的师徒之实。 诸葛亮现在确实太忙了。 无论是朝堂内,还是四方的局势。 他事必躬亲的性格就已经注定了他现在过的到底有多累。 如今的他几乎已经没有了什么休息时间,甚至比当初的顾熙也不逞多让。 可顾熙是有着长寿卡效果的加持。 而他没有。 在常年累月的疲惫之下,诸葛亮的身体也是肉眼可见的迅速变差。 可他又怎能停下来呢? 或许唯有走到今天这种抗下一国重担的地步,才能彻底的理解当初顾熙与顾琛晚年时的所作所为。 他们想做的东西有太多太多。 只叹岁月不留情。 当听闻有人来见之时,诸葛亮几乎本能的便以为又是哪里出了灾害。 直至听到下人说是顾烨来了后。 他凝重的表情这才缓和了些许,犹豫了一下后这才点了点头,让人将顾烨领了进来。 “小子拜见丞相。” 顾烨还是十分有理解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