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易当然也明白,要想做成这一切并不容易。 民族融合所需的生产力是要远远超出当前这个时代的。 四方蛮夷为何要不断进攻大汉? 其核心原因便是因为生产力的不足! 他们的制度与文化; 相比于大汉而言要更加落后,而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是不足以支撑他们进步下去。 这才是双方矛盾不断的根本原因。 顾易这一次就是想要尝试打破当前的这种局势。 相比于原本的历史—— 当前的大汉要更加强盛了太多太多,这也是顾氏出现后所带来的影响。 四方蛮夷对于大汉的制度要远比原本历史之中更加向往。 这才让顾易看到了机会。 或许他能重新的踏出一条路,彻底奠定下整个顾氏于九州之内的身份。 当然—— 顾易也不知道此举到底会不会成功。 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也都值得他去尝试。 国内城。 与鲜卑的王庭一般,整个国内城内的建筑也在模仿着大汉的建筑风格。 但高句丽甚至就连皮毛都没有学到。 完完全全成了个四不像。 顾易再次将文鸯派了出去,让他前去追杀高句丽王。 ——只不过这一次顾易给了他限制。 并未让他追出太远。 文鸯这些时日终是渐渐有了一些变化,他的性子就是如此。 必须要一个心服口服之人来不断地教育他。 才能一点点的改变他的鲁莽的性格。 顾易当然不会将文鸯身上的戾气全都磨下去,民族融合绝对是一个极为漫长的事。 而文鸯就恰恰是这镇守一方最好的人选。 只有刀子和制度一起用,才有机会能够达成顾易所期待的目标。 这可是一场从信仰到整体制度的大规模改变! 一切务必都需要慢慢来。 顾烨的才能确实不差,作为当代顾氏子弟之中最为优秀之人。 顾易只需要提供大概的思路。 顾烨便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完善其中细节,制定出更为符合当前局势的制度来。 ——首先而言自是针对这些部落之中的那些贵族们。 顾易这一次可不会收手。 除却已经处死的那些贵族之外,就连剩下的向汉之人顾易也打算进行迁徙。 将他们迁往幽州的偏地。 让他们进行开垦的同时一点点的融入大汉文化。 从根本之上,先彻底断绝当前草原部落的统治体系。 顾易当然不会一刀切死。 人是有着习惯的动物,一刀切死只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顾易从这些部落贵族之中选择了一批对大汉文化了解的子弟。 将他们重新任命成为了部落首领。 当然,这只是虚职。 真正掌权的职位还是需要汉人来担任。 而在其中又从文化上出手。 将草原人所信仰的天神归入大汉文化之中,从他们的信仰上一点点的产生影响。 并开放学堂与互市。 学堂自是与大汉当前的学堂有着不同。 顾易只是让他们学习大汉的语言,并根据学习的成果来提高他们的身份。 至于互市—— 那便是稳定双方矛盾核心的办法之一。 通过鲜卑的马匹及乌桓的皮毛再加上高句丽的参药等物,置换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其实此事才是核心所在。 只有保证稳定,才能促进其他制度的实行。 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 除此之外,顾易亦是制定出了根据汉文化融合程度进行评级封地的各项政策。 包括这些部落之中的壮丁。 顾易参考了原本历史之中北魏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 在控制人数的同时。 同样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希望。 规定只要听从命令为兵多年之后便可以分得土地,赐予汉姓。 适当的融合了府兵制与均田制的核心。 包括他们具体的定居地等一切都有着限制与规划。 这绝对是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也是历史在始终向前迈进的必要抉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