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相比于惨烈的居延海之战而言,他遭遇的这些敌军确实要差了太多太多。 所有人都十分的明白。 一定是顾氏为他们吸引了敌方主要的兵力。 这是一定的。 对此,众将士皆是有些不甘。 “太傅之能我等确实望尘莫及,但既为将,当于战场厮杀,马上建功立业。” “诸位可甘愿为辅?” 行营之中,李靖一脸郑重的看着在场众将,铿锵说道。 “不愿!!!” 刹那间,一声声如雷一般的喊声便瞬间回荡了起来。 当前大唐的文武配置正值巅峰。 哪怕是面对顾氏,众人也不愿意成为陪衬。 “好!”李靖满意的点了点头,眼神同样也是愈发的明亮,“如今敌军将所有精锐派去迎战太傅。” “这就是在小觑我等!” “但——” “这同样也是我等的机会,只要能够抓住一切战机,我等又为何不能扫平四方??” 在他的一声声话语之下,众将士们的战意也是彻底达到了顶峰。 随后—— 李靖便于堪舆图前制定齐了计划! 他要一路向前!!! 哪怕不能扫平一切外敌,也必须要让西突厥正视他们,帮顾彦分担压力。 顾彦手下有多少人马他是清楚的。 作为一个统帅,他终究与只想着打仗的将军们不同,这是他必须要考虑到的。 居延海。 ——大战愈发激烈。 随着双方的人马不断派往居延海,如今的居延海已经完全不是所谓的奇袭能够概括的了。 西突厥是不可能放弃这次的机会的。 但凡撤退他们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心便要彻底的散了,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居延海已经完全有了一种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的意味。 顾泉自然也不会放弃。 纵使敌军千军万马,他都不可能再当前的这种时候放弃居延海。 他的兵马确实不多。 但这又能如何? 顾氏的名号带给了他太多的加持。 虽然在这种正面冲杀之下,这种谶言上所带来的帮助确实要减少许多,但对于顾泉而言却同样也足够了! 只要他们赢不了,那突厥的攻势注定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弱。 更别说如今他还占据着一丝优势。 无论是西突厥也好亦或是东突厥也罢,他们这种联盟制的制度就是有着先天的劣势。 在战场之上,他们的调令难以整齐,尤其是原本南北为敌的部落之间甚至就连习惯都已经有了改变。 这实在是给了顾泉太多太多的机会! 而随着时间不断的流去,这一个个看似渺小的机会终究是会产生质的改变。 整整二十八天! 居延海的大战整整持续了二十八天,而也并未出乎顾泉的预料,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这西突厥的攻势也是越来越弱,最后也只能大败退去。 而对于顾泉而言—— 此一战,从这一刻起彻底异形。 西突厥门户已然洞开! 不,不仅仅是西突厥,同样也包括整个西域! —————— “贞观八年春正月甲子,太宗临朝示西域图,谓群臣曰:“汉置都护,唐当效之。夷狄豺狼,畏威不怀德。” 遂颁铁券敕曰:“西突厥乙毗咄陆,屡抗王师,今朕遣天兵伐罪,有敢持兵仗者,屠其帐;稽颡归命者,赏以金帛。不降者杀无赦!” 声震太极殿瓦。 闻讯,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与泥孰可汗罢兵言和,共谋抗唐。 二月庚午,聚兵三万,意奇袭居延海。 三月丙戌,虏骑薄居延塞。 太傅顾彦深谙兵略,逆料虏谋,阴简精骑于此。 两军合战,自居延泽至弱水北岸,胡汉相攻,戈甲连云。 凡二十八日,五战五捷,横尸蔽野,血渍荒原。 终斩首五万级,获穹庐六千、蕃马三万匹,狼头纛十二面。 弱水为之赤流,白草尽染赭色,驼马骸骨相枕,百里腥膻不散。” ——《唐书,顾彦列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