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如今已经是夏季了,留给大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虽然如今的大唐并不缺粮草,但想要直接弄出来数十万能够预防辽东严寒的棉衣,同样也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 当夜,唐军趁夜而去。 一匹匹战马踏着黏腻的血渍前行,铁蹄无情地碾碎那些尚未完全冷却的尸体。 惊奇的是那些援军竟然没有发现唐军的异常。 他们似乎早就已经开始摆烂了,也从未想过唐军能够越过乌骨城。 在消息完全闭塞的情况之下。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乌骨城内早已瘟疫蔓延。 直至第二日傍晚时分,探马回营,他们这才收到了消息。 当听到唐军大营竟然空了之时所有人都懵了。 整个援军迅速便有了动作,再次杀向了唐军大营,又经过数次试探之后这才放心穿过唐军大营,直奔乌骨城而去。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胆寒的一幕。 在烈日的炙烤之下,哪怕仅仅过去一日,遍地的尸骸也早已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浓烈到令人窒息、作呕的腐臭如同实质的瘴气,在热浪中翻腾弥漫,远远地就扑面而来,几乎要将人熏晕。 这气味混合着血腥的铁锈味、内脏破裂后的甜腻腥气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蛋白质腐败的恶臭,形成了一种地狱般的气息。 而顾氏与大唐的旌旗竟然还屹立在那土垒之上,随风而动。 几乎瞬间便有不少人从马上跌落了下来。 哪怕就是一众将领见到这一幕,脸色都不由得发白,身体忍不住的颤抖。 这些人彻底被吓破了胆。 一时之间,他们甚至都忘了把消息送出去。 他们不敢也不愿再打下去了! 安市城。 李世民已经困在这有些时日了。 他早已让人包围了整个安市城,但却始终没有任何破城的机会,只能选择围点打援的战术。 而渊盖苏文虽然明知这是计策但也必须要派人时不时的去救,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内的将士们彻底安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确实是获得立刻几次大胜。 但却亦是难以破开安市城。 高句丽的防线在当前这种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就是如此难以攻破,除非完全不顾人力物力。 但很显然,李世民是不可能会做出这种选择的。 众将士皆是明白这一点。 不过却也没人会去提撤军之事,因为李世民的态度十分明确,海军定会突破乌骨。 虽然如今因为那些援军反包围的关系,他们也是早已和顾靖断了联系。 但李世民却仍是十分的坚定。 他就是在等。 紧紧咬住安市城就是在等顾靖突破乌骨,届时和他共同撕开辽东防线。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是不会有人去触李世民的眉头。 但那种紧张的气氛却还是在整个唐军之中蔓延。 与此同时,平壤城中。 与唐军的气氛完全不同。 随着时间不断将的流去,如今的平壤城内早已不像唐军刚刚杀来辽东之时那般凝重了。 这也是正常的。 对于他们而言日子拖得越久越有利,等到天冷了唐军自是会撤去。 至于那些丢去的城池也根本无需在意。 唐军铩羽而归,届时他们高句丽在辽东的声望自是会更加滔天,再夺回来便是,甚至都有人想到了进攻中原之事。 毕竟如今的辽东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了不败之地。 此时,王宫之内。 众将士正在随渊盖苏文饮酒作乐,自是免不了一番吹捧,哪怕前线战事明明十分的焦灼,但众人也是越笑越开心。 到了酒过三巡之际,更是有人直接提议让渊盖苏文称帝。 “哼!什么所谓的天可汗,还不是拿我们丝毫没有办法?待敌军撤去,以大莫离支之威,当称皇帝!” 此言一出,殿内的气氛瞬间便达到了高潮。 又有谁会拒绝呢? “不错!大莫离支就该称帝,先灭了新罗再吞了百济,届时咱们也未尝不能入主九州啊,哈哈哈!” “大莫离支当称皇帝!!” “请大莫离支称帝!!!” “.” 声声呼喊声不断响起,众将士可谓是器宇轩昂。 九州的文化他们可不陌生。 若是渊盖苏文称帝,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不小的好处。 看着眼前的众人,渊盖苏文此时也是满脸得意之色,不过他却也并未愚蠢到这个地步,当即摆了摆手道:“不必多言。” “待此事结束,且先灭了新罗再议。” ——他并未直接拒绝! 谁不想当皇帝? 虽然他如今在整个高句丽内部早就已经成了皇帝,可这与占据了整个九州可完全不同! 众将士也都是老狐狸了,眼看着渊盖苏文并未拒绝,当即眼神一亮,更加的吹捧了起来。 “大莫离支真乃神人也,与传说之中的苍狼逐日者相比怕是也不逞多让!” “没错,什么苍狼逐日者,那是没遇到我大莫离支!” “.” 殿内气氛愈发的浓烈。 渊盖苏文笑的是越来越开心,到了最后他更是直接派人去嘲讽唐军。 一来可以让麾下大军更加的有士气。 二来也可以灭一灭敌军的气势,再气一气李世民。 众将更加开心,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危机感,脑子里只剩下了对未来的幻想。 整个北方战场愈发的严峻。 对于高句丽军的嘲讽,李世民甚至都动了要强攻安市城的想法。 也好在长孙无忌此行跟随在了身旁,在一众将士的劝说之下,李世民这才忍住了这个念头。 但渊盖苏文的嘲讽却还并未停止。 一日; 两日; 三日; 双方围绕着整个安市城开始了拉扯,渊盖苏文甚至就连援兵都不用再派了,只需要靠着此举便可以稳住守军士气。 相反,唐军的士气则开始略显低迷。 李世民遇到了与原本历史之中相同的问题,在不能强攻的情况之下,士气就根本无法避免持续的衰弱。 甚至都已经开始有人提起了退兵之事。 当然,他们说的十分委婉。 将这一仗称为大胜,就以他们夺下的城池以及斩获来进行劝说。 其实大唐确实可以称之为赢了。 双方的伤亡差距极大,且还已经攻破了十余座城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为大胜。 但对于李世民而言。 没有灭掉高句丽,甚至就连渊盖苏文都没有拿下,又怎么可能称为大胜呢? 但为了大局而言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是夜。 唐军大帐内,烛火摇曳。长孙无忌应召入帐。 甫一踏入,便见李世民面色沉凝,端坐案后。长孙无忌心头一凛,当即垂首,肃然行礼:“陛下。” “辅机,近前说话。”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波澜,只抬手示意他上前,待长孙无忌趋步至前,李世民目光如炬,直接问道: “撤军之事,汝意如何?” 长孙无忌一直都没有对此表态,他现在为人处世是愈发的老道了。 闻言,长孙无忌表情不由得一变。 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世民,他试探着道:“辽东苦寒,我军自是不能等到寒冬之时” 李世民并未多言,只是整个人的眼神愈发的复杂。 沉默了良久之后这才悠悠叹了口气,“看来朕确实是老了。” “陛下。”长孙无忌连忙开口:“陛下只是仁爱天下百姓罢了,若是不然区区高丽又岂会挡得住我大唐天兵?”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 但李世民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确实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了,此次出征对于他而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帐内瞬间静默。 长孙无忌也不知该如何宽慰李世民。 就这样沉默了良久,李世民这才摆了摆手示意长孙无忌离去。 但就在此刻—— “嘚嘚嘚——!” 急促的马蹄声骤然撕裂夜的死寂! 紧随其后的,是一声嘶哑而亢奋的嘶吼,由远及近,撞入大营: “我乃行军副总管顾靖遣使!速报陛下!乌骨已破!我军随时可自侧翼凿穿敌阵!!!” 声浪如惊雷炸响! 长孙无忌脚步猛地一顿,倏然望向李世民。 案后的李世民早已霍然起身,眼中再无半分犹疑,唯剩凛冽杀意,断喝如刀: “召!速召来见!!!” (Ps:贞观朝也要结束了,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会尽力更新的,但身体确实小毛病一堆,昨天心悸的完全没法码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