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将来只要稍生动荡,必有无数人借此空子大肆敛财。 可他又能如何?这世界上就不可能出现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需要一点点的修补进步。 眼下的情形,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顾靖再次对汇兑部门进行了改革。 首先便是禁止金银外流,以及禁止外币流通。 这是发展商业必须要做的准备。 虽然在此之前,朝廷便已经在这样做了,但是却始终都没有具体的政令,只是利用大唐的强盛让百姓商人们自己做出决定。 在规模尚小时,或许无需如此正式。 但如今局面已大不相同。 当大唐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规模之时,总是会有人去尝试别人未做的事。 而只要这其中可以产生足够的利益,那就注定会越来越多。 货币的动荡.包括金银的大规模流出就注定会引起整个国家的迅速崩溃。 顾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整个大唐明面上不见丝毫波澜,暗地里已是风起云涌。 一切都在悄然准备着。 只待,所有牢笼彻底打开的那一刻。. 永徽四年,十二月。 在顾磊的劝谏之下,李承乾终是派人迎着季风回到九州。 带回了一些海外的消息。 李承乾已经开始再次航行了,将拓海号交给了顾氏子弟再次远航,而他自己和顾磊等人仍是在教化着琉球。 这个消息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绝对可以算计的上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还未有什么成果。 但最起码,此事是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顾磊将他们所在琉球做的一切都送了回来,包括航海时所遇到的状况,及琉球内的情况。 甚至就连吏治都已经关注起了此事,不断问那归来之人李承乾的身体如何了。 这其中是否有其他心思,旁人也不敢去过多猜测。 只不过是自这一日起—— 整个大唐对于建造海船的速度也是再次提了起来,并不只是如拓海号一般的大船,包括适合商业的小船。 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利益。 对此皆是十分愿意。 贞观一朝打下的雄厚根基,短短数年间,便已迸发出巨大能量,虽然这一切看起来仍是没有让大唐发生任何变化。 但所有人都十分明白—— 当这一切正式落实下去之后,那整个大唐的变化将会是翻天覆地的!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群臣们也是愈发的群臣愈发恪尽职守。 他们其中不少人都已经错过了贞观盛世,又岂会愿意再错过当下这个盛世? 别忘了,名垂青史——向来都是读书人最高的追求。 永徽五年,季春之月。 长安,立政殿。 殿内帷幔低垂,檀香氤氲,听着一声声婴儿啼哭之音响了起来,侍立殿外的宫娥内侍皆屏息垂首,眉宇间难掩释然之色。 下一刻,殿门被人轻轻推开,稳婆抱着襁褓而出,向殿外主事女官禀道:“弄瓦之喜,公主殿下安康。” 女官闻之,肃然颔首,旋即朝着身后之人看了看。 立刻便有宫人朝着宫外而去。 将这天家喜讯,层递通传于当值黄门侍郎知晓。 随着消息不断传开。 整个立政殿内的气氛也是彻底缓和了下来。 皇帝宠幸武昭仪,这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估计都要死,众人又怎么可能不紧张? 但纵是如此,这些人也仍是不敢发出半点的声音。 并没有人直接前来看望。 在顾氏的影响之下,如今九州的医疗水平是远远超过原本历史的。 在原本历史之中对于此事便已经有了不少的记载。 虽然古人弄不清其中的原理。 但亦是有着相关的规定,除却非必要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产房之外,还有各种说明等。 纵是李治,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之下贸然前来看望。 此时,殿内。 氤氲的草药气息与血腥味尚未散尽,一片异样的寂静中,武则天缓缓睁开了眼。 无须多问,产婆已近前低语,道是“弄瓦之喜”。 她面上无波无澜,既不见初为人母的欣悦,亦无半分对性别的失望。 她已经有一个儿子了,对于接下来或是生儿生女她完全不在意。 当不了皇后的话生子嗣多又能如何? 还不是图做嫁衣? 武则天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她十分明白自己如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下一瞬间,她便已经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