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别忘了,顾氏已经再次改变了历史。 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发生了,但相比于原本的历史而言终究还是差了太多太多。 可以想象到顾氏接下来会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而想要等到下一次.那可就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当顾易想清楚了这一切后内心便不会再有任何的动摇。 若是初入此局之时,他断不会如此行事,只会顺势而为,静观其变。 他在注视着顾氏一代代的生老病死, 可那些已逝的先祖英魂,又何尝不是在时间长河的彼岸,默默注视着他们这些负重前行的后人? 顾氏既已踏上此途,便唯有—— 一往无前! 自这一日起,顾轩现身军中的时间愈发长久。 更是在大营之中,由顾易亲自操控,举行了一场肃穆而悲怆的祭祀。 祭坛之上,无他。 唯大唐历代先帝之英灵,与顾氏代代先祖之忠魂。 顾轩立于猎猎作响的大唐龙旗与顾氏旌旗之前,声震四野: “恳请列祖列宗、先帝圣灵,庇佑我大唐健儿,佑我此战功成!” 此虽为心念寄托,然在绝境之中,这薪火相传的信念所激发之力,有时,更胜金石良药。 就比如现在—— 当大唐的将士们逐渐开始适应了高原环境之时,他们的战斗力也在随着时间而逐渐恢复。 自这场祭祀之后,紧接着将士们便察觉到了那与日俱增的伤亡突然间就停了下来。 至德元年,七月末。 西倾山要道,烽火再燃。 一场激战落幕,战报飞传大营: 唐军折损四百余,吐蕃伤亡亦近五百! 当这简单的数字传入大营的刹那—— 死寂! 随即,是如同山崩海啸般的欢呼,猛然从每一个营帐、每一个角落炸响,直冲云霄! 上至披甲持锐的将领,下至满面风霜的普通士卒,无不被这战报惊得目瞪口呆,旋即被狂喜的洪流彻底淹没! “显灵了!是太宗皇帝显灵了!是顾氏的列祖列宗显灵了!他们替我们扛住了这高山的魔咒!!” “呸!什么狗屁高山之厄!挡得住我大唐历代英烈与顾氏仙人的在天之灵吗?!” “定是顾氏仙人在护佑我等!此战,必胜!!” “.” 狂热的呐喊如同燎原之火,瞬间席卷整座大营。许多铁打的汉子,竟激动得相拥而泣。 没办法,唐军的压力确实太大了。 在高原反应之下,能保持战斗力的将士本来就不多,而且吐蕃的进攻还时刻不停。 这些时日来的轮换压力之大都让顾易有些动摇了。 更何况是这些人呢? 如今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又岂能不兴奋? 此刻,主帐之内。 看着众将士那兴高采烈的表情,顾易亦是不由得松了口气,操控着顾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一众将军四海都不犹豫立刻朝着顾轩行礼。 “太傅英明,末将佩服万分!” “我军如今气势如虹,太傅!!末将提议进攻!!” “.” 往日里愈发沉寂的主帐在此时是终于渐渐恢复了生气。 郭子仪站在众将士最前方,待将士们的话音相继落下之后,他才拱手开口:“太傅,末将亦是以为我军该有所准备了。” “此事,便交给郭将军了。” 顾易没有犹豫,立刻将大权交给了郭子仪。 他早已给出了具体方略。 此次的拉扯战可不仅仅是为了让将士们习惯高原,同样也在滋养着敌军的信心。 只要唐军能够扛过接连的失败,便能够在其中安排一次诈降。 高原的地势可不仅仅是只为吐蕃所用。 顾氏最不缺的就是堪舆图。 数十年来数不清的商人,早已将这青藏高原的地势摸了个干干净净。 剩下的交给郭子仪等人即可。 “切记。” 顾易操控着顾轩,目光如炬,扫过帐中每一位将领:“万不可操之过急!再等等,让将士们再恢复几分元气。” “诺!末将谨遵太傅军令!!!” 众将神情肃然,齐齐抱拳领命,声震帐顶。 战火,依旧在高原各处燃烧不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