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后,吴宸与韩三评、明振江领着张益、李敢登上舞台。 与往日商业片首映不同,这一刻的掌声反倒比任何一次都要热烈. 作为导演和编剧,吴宸自然站在最前。 他拿起话筒,停顿了几秒,才开口。 “在拍摄《1939》之前,我采访过不少抗联老前辈们,也翻阅了大量资料。 让我震撼的是,历史上有数不清的传令兵,他们名字没有留下来,墓碑也没有,但他们的脚步、他们奔跑的背影,改变了整个民族的命运。” 礼堂里鸦雀无声。 吴宸继续道:“所以这部电影并不是讲述宏大战争的胜败,而是透过两个传令兵的眼睛,去体会那种当年的使命感。 传令不能中断,就像记忆不能中断。愿我们记住那些无名的人,愿我们能一直向前。” 最后一句落下,全场掌声骤然爆发。 灯光熄灭,银幕亮起。 影片开场的寒风、雪林与低沉鼓点,瞬间将全场观众拖入1939年的世界。 北电的教授们最先屏息。 穆德远微微前倾,手指扣在扶手上。 田壮庄则几乎不敢眨眼。 随着镜头一寸寸推进,他们的眉头越皱越深,呼吸越发凝重。 “.没有痕迹。”田壮庄低声喃喃。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伪一镜到底。”一旁的摄影系教授几乎不敢眨眼,又忍不住看向旁边的人。 他们心里清楚,若是整部影片都如此,那么这将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摄影教学案例,足以写进影史教材。 场内观众并不了解技术层面,但很快被氛围席卷。 影片中,黄小山与魏三炮的奔跑穿透黑暗,让人屏息。 当黄小山迎着晨光,满身血污却拼命向前时,场内传来一片窒息般的安静。 无数观众眼眶湿润,一位坐在中排的老兵颤抖着手,抬起干枯的手指轻轻点向银幕,眼里闪着泪光。 随后,黄小山抱着信,在炮火撕裂的晨曦中冲破封锁,扑倒在地,嘶喊着:“报告!魏三炮任务完成!” 这声撕裂嗓音冲入影厅。 观众席有人已忍不住抽泣,有年轻的女生紧紧抓住膝盖,眼泪滚落。 老兵们一个个攥紧拳头,仿佛那段岁月再次回到眼前。 记者区的氛围同样凝重。 平日里习惯爱找茬、冷嘲热讽的影评人,此刻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落不下去 影片走向尾声。 银幕上浮现最后的字幕: “1931—1945,无数中国传令兵奔走在战火中,无名无墓,却用血肉让民族迎来黎明。” 黑底白字,缓缓消隐。 礼堂陷入彻底的寂静。 足足几秒钟,空气像被抽空。 突然,“啪”的一声,掌声自某个角落响起,随后如同山洪爆发般席卷全场。 观众齐刷刷起立,掌声持续不断,拍到掌心发红,却无人停下。 有人边鼓掌边拭泪,肩头微微颤抖。 记者们再也端不住“职业冷静”,有的眼镜模糊,有的干脆抬头望天。 前排,一位白发老兵忽然高声喊出:“记住他们!” 全场情绪被彻底点燃。 掌声、泪声、呐喊声交织,在此刻久久不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