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余下四个,都是排不上号的小人物。 那个派来的武家参谋名叫田光忠,四十来岁,据说跟关南海是前后脚进的武家门。 这次关南海出事儿,武振涛手下第一参谋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是他来继任。 将此人派出来,既有监视秦起,又有辅佐秦起的意味。 三个会面,简单介绍完之后,就聊起了正事儿。 “兵甲都已经到了吧?” “兵力构成如何?” 田光忠一拱手。 “秦大人,五千人已经全数到齐。” “府衙那边已经送来了三天的粮草。” “兵甲也已经尽数分配下去。” “此次带来的,五千人全是步兵。” 秦起微微一点头。 其实情况他已经知道了。 毕竟,兵甲运送时,他都已经过目了。 刚才进来时他也看了几眼,心里更有数了。 人数,武振涛是一点不差地给自己弄过来了。 但这些都是没经过多少训练的新兵。 拿来的兵甲,也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皮甲,和在生锈边缘的刀剑。 这倒不是武振涛跟自己耍心眼子。 别看武安关有一万兵力。 但大多数这种凑数的农民兵。 真正的精锐,也就两千人握在武振涛自己手中,是不可能拿出来给秦起分享的。 武安关虽然是雄关,但毕竟周围村县少,资源有限,兵源质量自然没得太大的挑拣。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群兵多少也是山民,体力和力气上,会比其他地方的兵源要稍稍好上那么一丝丝。 但在兵甲的劣势上,这点优势可以忽略不计。 要不然,真有个一万精兵的话,那武振涛还犹豫个屁。 直接就把兴安城给拿下了。 在北庭家院子里转了一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批兵自己是没法操练了。 这五千人塞在北庭家宅里,活动的地方都没有。 剩下的,真的就只能靠自己的指挥发挥实力了。 五个将军,每人带领一千,武振涛的这划分倒也简单粗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