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似乎,这个陛下跟前的红人,哪边都不帮。 曹操则是哭丧着脸,他不开心。 因为许褚和典韦昨夜未归,他最后只等来了一份口信。 那就是陛下把他的保镖借走了。 至于司马懿,他现在根本不敢踏入朝堂半步,他还想活着呢。 随着钟鼓楼的钟声响起,大臣们一个个都整了整自己的朝服,随后等待着太和门打开。 当守卫太和门的玄甲军缓缓打开城门后,百官们便依次进入,文官在左,武官在右,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秦川这会儿已经是彻底清醒了,虎步龙行的从乾清宫走了出来。 就这么站在百官面前,身上的衣袍无风自动,看上去竟是格外的威严。 随后,秦川坐上了龙椅,看着下方的百官。 这时,百官也是齐齐拜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爱卿,起来吧。” “谢陛下隆恩。” 等百官起身,张让便立马上前唱道:“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说完后,严嵩便是立马出班道:“陛下,臣有本奏。” 秦川微微抬手:“准。” “禀陛下,尧舜禹与,皇恩浩荡,万民景仰,勤勉为政,爱民如子,勤政为民,雄才大略,励精图治。” “今科举即将举行,还望陛下为学子们提一首诗,以做勉励。” 秦川脑中刚好想到一首,虽然不知道应不应景,可这严嵩都这般夸我了,就算我胡说八道也没说吧。 想到这里,秦川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随后道:“朕倒是忽然来了一丝感悟,就念与众爱卿听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鱼跃龙门处,金榜题名时。” 严嵩现在已经属于是铁杆了,自然是大声叫好。 “陛下此诗,文采斐然犹如神来之笔啊。” 有了严嵩在前作表率,身后的百官哪里敢说一句不好。 况且,秦川这首诗确实不错。 秦川可是很清楚,在这农业时代,如果谁家出了一个进士,那是顶了天的事。 但是,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跟后世的高等学历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