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修提出了一个问题,黄巾百万之众,不仅救济的困难很大,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明年春耕怎么办?总靠救济是不行的,没有人能长期救济这百万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耕种,可是黑山能有多少土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迁一部分人到上党,再逐步迁到西河、上郡一带,如果有可能,再迁一部分人到关中。把那些老弱西迁,可以减轻黄巾军的负担,增强他们的战斗力,同时也把他们分散开来,免得最后养虎为患。 天子答应了,于是刘修下令北中郎将赵云率军出征,从滏口陉和井陉两路出兵,在黄巾军心照不宣的配合下,他们“斩获”颇丰,分别掳获人口十余万人,把他们迁到离石、肤施、高奴一带,随后主动“投降”的更是络绎不绝。战功报到朝廷,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可是袁隗却只能眼睁睁的被天子打了耳光,无计可施,对天子要派并州军深入冀州协助作战的好意,他只好婉言谢绝,然后悄悄的把申请扩军的上疏撕掉了。 当然了,天子不给袁绍扩军的诏书,不代表袁绍就不能扩军,在冀州豪强的帮助下,他一下子多了三万大军,总兵力达到七万余,几乎整个冀州都被他绑上了袁氏战车。 双方的争斗已经到了针锋相对,只剩下最后一张薄薄的纸没有捅破的地步。天子还掌握着名义上的优势,但面对袁家曰益膨胀的势力,他也是忧心匆匆,夜不成寐,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论功虽然暂停了,但是曹艹的任命却很快就下来了,他因功升任镇东将军,领兖州刺史,坐镇陈留,主持对相邻州郡的军务,除了兖州之外,徐州、青州亦在其统辖范围以内,可谓是位不高而权重。如果他能控制好这三州,那天子东西合纵的计划就可以实现了。 天子的目光落在了曹艹身上,对他每一个举动都非常敏感,甚至敏感到了有些神经质的地步。曹艹今年已经二十九岁,在官场上也混了近十年,这次担负这样的重任,他一点也不显得怯场,到了兖州之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整顿,借着清除银祀的由头,一口气杀了许多和他不对付的豪强。 这其中他在对济南的处理最为突出。济南在西汉时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封国,因为在铲除诸吕的斗争中,刘章有大功,所以被特诏在国内立祠。济南属齐文化圈,齐人本来就比其他地方的人更相信神仙之类的说法,神仙文化昌盛,西汉一代大半方士都出于齐,所以国内各种祠也非常多,仅济南一国就有六百余祠,可谓是随处可见。祠多了,借着鬼神名义敛财的人也就多了,普通百姓没多少钱,祭祀当时掌握在那些有钱有权的人手里,在政权之外,他们又掌握了神权,更加不可一世。 曹艹一到,首先弹劾青州刺史不称职,然后上书推荐自己在巴蜀征战时认识的巴郡阆中人严羽为青州刺史。他的上书自然得到了天子的认可。严羽上任之后,曹艹对济南下了手,把那些祠堂一一毁坏,那些把握神权,横行乡里的人也一一抓拿归案,关的关,杀的杀,下手之狠厉让人不寒而栗。 说来也奇怪,曹艹毁了那么多祠,却没有毁坏老君祠,而老君祠正是张梁任青州刺史时主持建造的,那些掌管老君祠祭祀的人,多少都和太平道有些关系。这里面的原由,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当然,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曹艹雷厉风行的手段也遭到了不少反抗,弹劾他滥用权力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来,不过都被天子摁住了。这时候不要说杀错几个人,就是曹艹在青徐一带大开杀戒,哪怕他把青徐一带的豪强全部杀光,只要他还控制得住局面,天子都不会说他一个字。如果控制不住局面呢?控制不住局面的人只剩下一个用处,那就是当替罪羊。 曹艹对此心知肚名,所以他也是如履薄冰,过得比天子还紧张。 唯一轻松的似乎就是刘修了。刘修除了每天进宫听天子畅谈中兴蓝图或者担心袁家坐大之外,就是回家陪老婆,用心耕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没人竞争的王楚再次怀上了,每天幸福的吐着,吐得稀里哗啦的时候却眉开眼笑的说,这次孕期反应比上次还强烈,应该是个儿子。 刘修很无语,不过他也知道王楚是什么心思,她和长公主没法比,能比的只有风雪,风雪是个胡人,她的儿子有胡人的血脉,在重视华夷之辨的大汉,她生的阿牛只比女儿好一点,只要她能生个儿子,就肯定会比阿牛地位高一些。 刘修自己对此无所谓,可是他无法扭转其他人的思维,而从他内心来说,他也不希望自己将来的继承人有胡人血统,毕竟这不仅仅是他一家的产业,而是整个汉人的产业。 如果长公主命中注定无子,那由王楚生一个儿子来继承,的确也不错,谁让王楚命中注定有子为帝呢。这话现在不能乱说,可是等到要争天下的时候,就多少能有点用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