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管怎么选,好像都跟正确答案大相径庭。 当然,也不用郑州思忖太长时间, 大宋官差已闯入正殿。 歌姬吓到花容失色,满地都是美酒佳肴和果脯蜜饯。 郑州又一次被押送至大宋天牢。 这一次没有父亲的关系,赵欣恨不得立刻就把他给杀了。 好在现在的郑州还有用。 重回朝堂,在赵欣问他郑临沅在何处时,郑州什么都没说。 赵欣本以为郑州已做好决定死保父亲。 正准备杀他时。 郑州说:“给我五千人马,我亲手杀了他!” 宣政楼里,相熟的官员甚至就连赵欣都在看着郑临沅。 先不说郑州的决定对与不对。 仅从道德层面这一重要参考点来看,郑州绝对是不合格的。 百善孝为先。 对君忠,对父孝, 这也一直都是大宋延绵千年的传统。 郑州此举无疑是把所谓的传统踩烂揉碎,丢进粪坑。 “都看我干嘛?这只是传儒塔的试炼,我儿绝不会做出伤我之事。”郑临沅窘迫说道,宣政楼里的气氛得到缓和。 传儒塔里,赵欣本不同意郑州所言,后又因五千精兵不算多,而让他在备受限制的情况下,出兵平叛。 结果是好的,叛乱平息,而在叛乱大营中,郑州亲手了结父亲的生命。 郑临沅惨死的模样,凝滞在宣政楼所有人瞳孔里。 郑临沅咳嗽一声,打破安静,成了众人打趣的对象。 传儒塔的一切行为,都需遵从本心。 也就是说,如果现实情况下,真要是发生这种事,郑州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直接动手。 “郑大人真是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司马翎阴阳怪气的嘲讽。 赵欣帮郑临沅解围道:“试炼还没结束呢,别说话,继续往下看。” 是的,试炼还没结束,因为郑州很快就整合叛党贼寇结合仅存的两千精兵,向大宋开战,举的旗帜是为父报仇。 兜兜转转一大圈,郑州最后还是反叛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