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诗做完。 宣政楼再度落针可闻。 如果说《满江红》凭意境取胜的话,那么《水调歌头》就是在意境和用词还有结构上的无差别抹杀。 虽然李太白很爱咏月。 可在郑州眼中,还是爱吃肥肉的东坡居士的《水调歌头»更唯美,也更适合一点。 “这诗可流芳百世。” “就算大宋亡了,此诗还将流传下去。” 号称大宋诗词一绝的云墨,已陷入癫狂,大逆不道的话没经过思索直接说了出来。 对爱诗的人来说,«水调歌头»绝对可以封神,一生能写出这样一首词,就算是死也无憾了。 “此词不能只留在传儒塔里,我提议等郑州从传儒塔里走出以后,将这两首词以他的名义交给全天下所有读书种子!”云墨道。 “朕觉得可以。” 这话特意说给楚绝期,这两首词要是真流传出去,大宋读书人,哪怕不信儒,也会把郑州当成神一般的存在。 黎幽道宗不怕千夫所指,那就去杀吧。 计划远比想象的还要成功。 “文公,第六层试炼,需做几首诗才能通过?”赵欣问。 他希望郑州能多做几首惊才绝艳的诗。 让他在黎幽道宗面前长长大宋威风。 王文公含羞说道:“臣不知,我做到第三首时便因才尽而主动退出。” 当时的王文公真就冥思苦想了整整一个月。 发觉自己根本想不出以后。 在纸上写下,写诗救不了大宋,就抱憾退出。 他倒是希望第六层的考核能戛然而止。 这样郑州登上第七层,那赌约他就赢定了。 只可惜,传儒塔中并未出现通过字样,也就是说郑州还得继续坚持。 在第三首诗的线索出现以前,郑临沅走近赵欣,小声道:“三首即可通过。” 他是正儿八经通过第六层试炼的人,自然明白。 赵欣颔首,也就是说他还有最后一首诗可以听。 如果可以,他希望一直待在宣政楼里,看郑州作诗。 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