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过了不久。 赵欣手持写满娟秀小字的纸,率先递给郑临沅:“郑叔,这计划可还行得通?” 赵欣现在的模样,就像等待夸奖的孩童。 其实。 郑临沅在其心中一直都是亦父亦臣的存在。 尽管,他不比郑临沅小多少。 郑临沅仔细审读后说:“倒是不错,如果耶律怵机的自信超过对时势的判断,说不定会答应。” 郑临沅说完,将纸张递给兴致勃勃的王文公。 国子监祭酒其实是闲职,很难参与到朝政之中,多是承载些教书育人的责任。 今日的事,算是王文公为数不多可以发挥个人优势的大事,他自然处处上心。 “此计着实不凡,依我看耶律怵机绝对会上钩。”王文公看完以后,忍不住赞不绝口。 其实赵欣在纸上写下的,不过都是些最简单无脑的车轮战。 耶律怵机需鏖战六场,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 赌约已成,制定赛制的权利又在大宋手中。 赵欣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 王文公看完以后,将纸张传递给最后的长孙忘情。 长孙忘情面无表情地粗略审读一遍后,疑惑问道:“郑州是谁?” 她说话的语气终于变了。 赵欣所设计的车轮战名单中,前三人也是大宋赫赫有名的狂儒。 最擅长争辩。 只是道行颇浅,算是测试耶律怵机的试金石。 第四人是国子监祭酒王文公。 第五人是右相郑临沅。 对这两人的安排,长孙忘情也并未感觉到奇怪。 她知道郑临沅的虚实。 可她万万没想到,车轮战最后压轴的人,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