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上朝-《大汉娇后》
第(2/3)页
陈娇心知王娡对窦漪房的害怕是已经刻进骨子里的,所以并未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她:“母后,您看这样吧,让李陵去长乐宫看看,我们就先进去吧!毕竟,陛下不在……”
刘彻自登基以来,只要上朝,从未迟到过。陈娇和王娡两个女人,更是没有迟到的理由。
王娡稍加犹豫,就同意了陈娇的做法:“李陵,你去太皇太后那里看看,是不是病了?若是病了,就找御医好好瞧瞧,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得格外小心。”
示意李陵去长乐宫之前先把卫青调来,陈娇搀扶着王娡,一起步入大殿。
其实,李陵和流年说得没错,今天的陈娇,明知前面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却丝毫不觉害怕。她没有任何畏惧和胆怯,只想朝着前面,一路披荆斩棘。
或许,这是因为,她的生命里,有了希望。
过去的她,想要报复窦漪房,想要手上握着更多的权力,想要让窦家让梁王一无所有,想要保护好堂邑侯府的人。她从没想过之后成功之后她会怎样,或许,她潜意识里总是相信着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她想过千万种结局,却从不奢望自己能全身而退,从不相信刘彻或者刘非会站在她的身边。可现在……
她的生活,不再只靠复仇支撑,而终于有了憧憬,她可以憧憬未来的生活,她可以憧憬自己在某一天收获幸福。
**********
见到陈娇和王娡上殿,朝臣的议论声沉寂了片刻,又重新小声议论开来。
陈娇和王娡在龙椅两边坐下,任由朝臣继续窃窃私语,却并不说话。
“敢问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陛下今日……”窦婴终于问了。
“陛下……陛下不在宫中。”
王娡说话都唯唯诺诺,只是为了以示尊敬,所以如非必要,陈娇是不会抢在王娡面前开口,此刻王娡求助的眼神已经两次看向她。自然,已经到了她开口的时候。
“太皇太后今日身体不适,陛下昨日出宫,还未归来。是以今日,本宫代太皇太后前来。窦婴窦大人,”陈娇看着朝臣脸上各自不一的神色,道,“本宫有件事情,想问问丞相大人。我听说……平阳公主去和亲了,为何陛下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件事?”
“这……”窦婴犯难,只得推脱道,“和亲的事情一直都是后宫决定的,臣等不敢妄议。”
陈娇点点头:“是吗?可本宫却也是直到平阳公主走之前,才知道这件事的。后宫?看来本宫竟连后宫之人都不算了?”
“这……”
窦婴被堵得哑口无言。
“陛下之前下过一道诏书,我记得……窦彭祖窦大人,我记得当时你家女儿的推举之声最大吧,怎么未见窦家千金和亲?”陈娇前一句还面带笑意,后一句时,面色已经拉了下来,“之前不是都说要和亲吗?一听说要自己女儿和亲就一个个没声了。既然现在平阳公主和亲去了,那你们倒给本宫说说,这大汉和匈奴和亲,到底对大汉,有什么好处?卫大人,您是太傅,想必学识极佳。先帝舅舅在世的时候也素来看重您,可否请您为本宫解惑?”
被点到名的卫绾一愣,他越发不解皇后娘娘到底想干什么。支支吾吾了半天,只得硬着头皮道:“这……与匈奴和亲,是自高祖皇帝时便有的。当年,冒顿是匈奴的君主,军队强大,勇士有三十万,屡次侵扰北部边境。高祖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问刘敬对策。刘敬认为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被兵火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顿此人,更是凭武力树威势,是以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了。于是提议把皇后生的大公主鲁元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给他送上丰厚的礼物,他知道是汉帝皇后生的女儿又送来丰厚的礼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爱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匈奴贪图汉朝的丰厚财礼,大公主生下的儿子必定是太子,将来接替君位。匈奴与大汉结成翁婿之国,自然不会再和大汉为敌。”
皇后娘娘无缘无故问起和亲之事,自然不会是为了知道这往年是如何和亲,但卫绾也不知皇后想听的究竟是什么,只能说了这么一段先敷衍过去。
陈娇冷着脸听卫绾说完,只反问了一句话:“是吗?”
“娘娘,”卫绾解释道,“当年吕后向高祖哀求,所以高祖皇帝最终并未派出大公主,而是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匈奴……”
“那南宫公主呢?她可是太后所出,也是陛下的亲姐姐。本宫久居后宫,倒是想请各位大人解解惑,这南宫公主不是真公主吗?这梁王之前说的二十万匈奴大军在长城外,又是怎么回事?”
刘彻一共有三个姐姐,长姐平阳公主,二姐南宫公主,三姐便是隆虑公主。
而这位隆虑公主,也是陈娇的嫂子。她嫁给了馆陶公主的第二子——陈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