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养这小子,比养龙凤胎操心太多了。 他的好奇心之强,胆子之大,连凌墨萧都败下阵来。 冬素微抬下巴,指向他刚刚看的瞭望塔:“别跟母后说,你刚才没想爬上去?” 三宝振振有词:“站得高看得远,儿臣只是想看更远处的海景。” 在冬素发火之前,小宝去牵过弟弟:“别说了,你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挨打吗?” 姐姐的话还是很管用的,三宝立即一缩脖子,再不看母后的脸。 冬素咬牙道:“小宝,你牵好弟弟,他再敢乱跑一步,回家罚他抄书。” 三宝不怕打不怕体罚,就怕罚抄书,一听抄书二字,是真的老实了。 等凌墨萧和大宝过来时,见三宝在跟沈爷爷聊天,凌墨萧还很诧异地跟冬素说: “这小子竟然没乱跑,真出乎朕的意料。” 如今的大宝俨然就是凌墨萧缩小版,父子俩今天的衣裳也差不多,都是皇家惯中的黑金配色,只是凌墨萧绣的是龙,大宝绣的是蟒。 大宝才学会拿笔,凌墨萧就开始用童工,把请安折子给大宝批。 如今更不用说,一些大宝能代劳的活,凌墨萧都让他干。 不过在用孩子这件事上,冬素也不比凌墨萧强多少。 如今去女官管辖的各部,不管是封赏还是巡察,还是新工坊开业,冬素都让小宝代去。 大宝先向冬素行礼,怕海边炎热,母后和外祖父他们等太久,会中了暑气,接过宫人手中的团扇,亲自给冬素遮太阳,笑问道: “母后,要不要儿臣扶您去殿中歇息,等船进港后您再过来?” 冬素看一眼欢喜的阿爷,摇头笑道:“不必了,母后想看看热闹。” 她怜爱地接过大宝手中的团扇,拍拍他的肩膀:“好孩子,你也去玩会。” 三宝在一旁直嘟嘴:“我想玩母后不许,却让哥哥去玩。” 大宝笑了起来,牵起弟弟的手:“你想玩什么?哥哥陪你去。母后不许你去,是怕你有危险。” 凌墨萧顺着冬素温柔的眼神一看,轻笑道:“他们兄弟长得可真快,朕还记得三宝丁点大,一眨眼就成了上蹿下跳的皮猴子。” 再看一眼和冬素极像的小宝,凌墨萧突然凑到她耳边道:“娘子想不想再生一个?这么懂事的孩子,多少朕都不嫌多。” 冬素拿团扇拍一下他的手背,吓一跳似地道:“三个你还嫌少啊!万一再生个三宝那性子的,我怕气的早衰。” 凌墨萧哈哈大笑,一把握住冬素的手,接过团扇替她扇着:“也是,孩子好不容易养大了,再生个小不点,又得好几年才能放手。” 他突然想到什么似的,低声对冬素道:“今日人来得齐,你瞧瞧哪家小姑娘有眼缘,大宝也该议亲了。” 冬素这次是真吓一跳:“大宝才多大?早先我都跟陛下说过,皇家要做出表率,最少十八岁才成亲。早婚对男女都不好。” 凌墨萧忙道:“先相着看看,可以晚点成亲嘛,十六岁成亲,十八岁再圆房,圆房后大宝就是男人,朕就能提前让位给他。” 冬素看一眼海面上停泊的巨型战舰,看来当年生三宝,凌墨萧没能去打倭国,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啊! 这家伙明显还有着想去遨游四海的雄心,感觉凌墨萧小时候,要是能被父母宠爱着,应该就是如今三宝的样子吧! 天不怕地不怕,就爱挑战困难。 “陛下,不管您是皇帝,还是太上皇,百官都不会答应,您巡航四海的。”冬素毫不犹豫地拆穿他的真实意图。 凌墨萧低声一笑:“还是娘子了解为夫,什么都瞒不过你。百官确实不会同意,但若皇后跟朕一起,他们必定会同意。” 冬素没有立即反驳他,反正还有好几年,说不定到时候凌墨萧会改变主意。 她觉得好笑的是,到了现在还有很多人想往凌墨萧身边塞美人。可能是觉得她这个皇后年岁渐大,皇上肯定会喜欢年轻的姑娘。 却不知,他们的皇帝一心想征服四海,想将那张世界地图上的土地,全部插上大夏军旗,哪里有心思在女人身上! 说话间,海上传来军号声,众人齐齐起身一看,扬着大夏军旗的巨型战舰,出现在海面上。 虽然看不清甲板上的人,但冬素直觉月见就在上面,顿时激动起来,不断挥着手中的团扇,跟岸上无数人一样,大喊着月见的名字。 岸上的百姓都在喊人,有喊自己在海军中亲友的名字,有喊甲大将军,有喊海军威武。 战舰后面出现越来越多的帆船,不同的国旗在海面飞扬。 事后冬素听说,不少外国使臣被岸上的人山人海吓到了,都想调头逃离的。 冬素看到月见的时候,得到了双重惊喜,因为月见是抱着一个一岁多的男孩下船的。 正是甲四和月见的儿子,他是第一个在海上、战舰上出生的孩子。 看着一艘艘战船入港,和无数艘他国的船只,凌墨萧偏头对三个孩子说: “未来的四海,注定是我们大夏的。” 大宝很激动,二宝很骄傲,只有三宝竟然疑惑地看他父皇一眼,好像父皇在说一句傻话一样道: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四海本来就是大夏的!” 凌墨萧闻言笑的极为畅快,百官们不知道陛下在笑什么,只当陛下在为甲大将军返航而高兴,也都笑了起来。 甲四黑了很多,还留了胡子,不过依旧是海军中最英俊的。 青牛简直大变样,又高又壮,都有一米九了,人群中数他显眼,连阿爷差点都认不出他来。 月见脸上有了风吹日晒的痕迹,但许是当了母亲的缘故,英气中带上了些母性的温柔。 凌墨萧为返航的海军,和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臣,举办了隆重的宴会。 因为海军带回的物资,往幽州城运了整整一个月才运送完,满城百姓也欢庆了一个月。 莫修谨带着农科院的大小官员,亲自到船上取植物,包括泥土,都一丁点不留地取走。 这一个月,每日月见都带孩子进宫,和冬素聊海上遇到的大小事。 前世冬素就出过一次国,还是医院安排去学习的,当时去的是英国。 冬素一时兴起,在地图上找到英国的位置,指着问月见,这个地方现在是什么样的? 月见仔细对照地图,还翻了她写的海上日志,遗憾地说,他们没登陆,因为听说这里正在内战,好像是因为信仰的原因。 这次出海看到海外各国,最让月见惊讶的就是海外人信仰的问题,不像大夏人虽然也信佛重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