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此,我便知道了八成人的底线相同。” “接下来,我只要能触犯他们的底线,让他们变得愤怒,变得失去理智,让他们为妇女感到心酸......” “那么,类似同情心的共情情绪便浮现出来了。” 说着,徐驹微微一顿。 紧接着他又好心的提醒道: “当然,这一招只对同阶级人员管用。” “正如,同情人所同情的人,往往对苦难会感同身受的,而同一阶级刚好满足这个要求。” “所以,病患本身是和普通人为同一阶级,他们会下意识明白病患为什么不顾尊严的磕头,之后产生‘感同身受’的情绪,进而引发‘同情心’,进而以没有病患的思维,感到屈辱。” “这股情绪会促使着人做出一些符合三观,提高自己道德水准的事。” 然后,江三大学的捐款就出现了。 至于为什么是江三大学...... “大学生还没经历过世间的苦难,他们还没被社会磨砺棱角。” “他们的心思很单纯,看到这一幕,同情心会远比那些中年人要重的多!” 徐驹再次解释。 “对于他们捐款,与其说是同情,更不如说是因为自己共情后,以局外人身份的反击。” 他的服务很周到,韩鱼听的很透彻。 至于为什么大学生比中年人更感性...... 因为他们经历少,情感对比阅历,情感要占思维主导位置。 所以,更容易冲动,因为他们不知道后果,不需要思考要承担的问题。 而中年人,更看重利益。 举个例子。 农村孩子小时候都养过狗吧? 农村养的狗,小孩和狗会成为朋友,死后会哭的很惨,想埋掉,但是相当一部分大人,却会将老死或被毒死的狗剥皮,煮了津津有味的吃掉,美其名曰:‘不浪费’。 又或是,一个中年男人拿着刀,徐驹敢赌他因为亲人不敢捅自己。 但如果,站在面前的,是个拿刀的初中生...... 这就是区别。 韩鱼陷入沉思当中。 “但是你侮辱.......”她又有点犹豫,总觉得这办法不该提倡。 “过程可以曲折,手段可以阴暗。” 徐驹笑着摇头,反驳对方,“只要结果是好的,那就无所谓。” “手段只不过是工具而已。” “就像菜刀,可以拿它切菜,同样,也能拿它砍人。” “你在看失去什么的时候,也要看看究竟得到了什么东西,值不值得失去。” “磕头的那个女人,她仅仅磕了几公里,自己的孩子就得救了,并且连带着其余的绝症孩子,也得救了,你觉得这个头不值得磕?还没有虚无缥缈的尊严重要吗!?” “不说了,先吃饭,我请你。” 徐驹打断话题,拉着韩鱼坐在路边摊上。 韩鱼不反对这种看起来不卫生的食物,她觉得这也是体验普通人的一部分,再加上味道也不差,心里并不抵触。 “思考那些,现在对你来说太早了。” “我想告诉你的,只不过是......” 徐驹坐在马扎上开口。“在某些时候,如果正义的手段,达不成正义的结果。” “那么,不妨可以用一用,让人不齿,邪恶的手段!” “同时,你也不要对人性只有片面的看法,要从不同视角,对其了解,随后解析,最后做出总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