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行五的陶玉磬年方十八,没有入仕。 公府嫡子陶玉源却已年近天命,早入朝多年,近两年更是接任文相最有力的人选。 陶玉源性格刚直,以克己复礼敢言敢谏著称。 朝堂之上,以左相杜孔归为首的主和派势大。 主战派节节败退,方有年前大军簋山关的大败。 也因此,陶玉源才会成为继任文相的最有力人选。 主战派寄望于推选出一位态度强硬的文相,带领他们与杜孔归分庭抗礼。 “能够因为胶柱鼓瑟,将我大哥气到这种地步,苏小小恐怕是第一人了。” 最后,陶玉磬给出结论:“我大哥那个人,日子过得无趣得紧,苏小小能将他气得跳脚,勉强算是难得的趣事。我们几兄弟一致觉得,绝不叫人夺了我大哥唯一的爱好,两位大人可明白?” 被人气得跳脚算个哪门子的趣事? 虽然能够把克己复礼如陶玉源逼得说出胶柱鼓瑟四个字,的确是挺有趣的。 但是显然,陶玉磬这一番话,并不仅仅是同钟周和白仁济说一桩趣事那么简单。 而是在表明国公府对这件事的态度。 苏小小的案子,如果是国公府授意,杜家施行,那么将是主战主和派难得的统一战线众志成城。 权势倾轧之下,苏小小必然尸骨无存。 陶玉磬这一番话就是要告诉钟周和白仁济。 国公府的人克己复礼,堪称胶柱鼓瑟,不会跟主和一派合作,更不会与之同流合污。 苏小小,国公府保定了! 听陶玉磬说了这么多,白仁济自然也要有所表示:“苏小小虽非国公府的骨血,却只因义愤,便摔了心头血温养多年的宝砚,当真有陶家宁为玉碎的风骨。” 钟周也道:“苏小小先考取双甲圣前在前,写出传世战诗在后,更以童生文位斩杀逆种文人,展我大周风采,她的诗作不日更会在《载道》上刊登,为天下文人瞻仰。此等百年不遇之才,断不能因为一个罪有应得的浪荡纨绔,而有丝毫损伤。” 陶玉磬点头:“消息由国公府递出一事,或有什么误会。不知杜家的人现在何处,我想当面见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