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陶玉磬还没回话。 阮妈妈掀了帘子进来:“齐晏少爷是承乾三十年生人,今年都三十五了,夫人还叫他小子。” 杨氏半歪在绵软的靠垫里:“时间过得真快,我现在还记得他一丁点大,每日跟在老大身后进进出出。” 杨氏口中的老大,就是她的嫡长子陶玉源。 阮妈妈点头:“时间可不是过得快?上个月我出门采买,偶然见了杜家的姑娘,都十六了,那眼睛那鼻子,生得同齐晏少爷小时候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杨氏一愣,大笑起来:“他的姑娘长得同他一般的容貌,那还能看吗?” 阮妈妈也笑:“看夫人说得,女儿肖爹才好,齐晏少爷生得相貌堂堂,姑娘也不能难看了。” 杨氏却还念叨着:“一个姑娘,生得同他一模一样……” 陶玉磬也跟着笑起来。 一时间,屋子里言笑晏晏。 院外,陶婉回头瞧着她刚走就传出笑声的院落,敛了敛眉目,冷冷道:“走吧。” 陶婉回了自己的院子,路上她就在想杨氏为何专门叫她过去说请先生的事。 还能为什么,肯定是嫌她又干了丢脸的事了。 就跟她说了嫡庶有别,杨氏当面不说什么,转头就给她请了嬷嬷一样。 可这次她有是哪里做得让杨氏不满意了呢? “小姐,这报你还看吗?”婢女进来,手中拿着陶婉先前怒摔在马车里的《文报》,小心翼翼问道。 “看什么看,不够糟心的,”陶婉的话忽而一顿,“你出去一趟,买一份《载道》” “啊?”婢女一愣,如果要买《载道》,刚才专门出去怎么不买? “现在立刻去。”陶婉并不解释,只吩咐道。 陶婉有四个贴身伺候的婢女。 一个出去买《载道》,剩下的三个伺候着陶婉换了居家的常服。 陶婉的屋子里也燃着地龙,比杨氏的房间里温度低一些,催得花瓶里的两枝桃花开得十分鲜艳。 陶婉在柔软的贵妃榻中坐下,鲜艳的桃花就开在她的手侧。 陶婉盯着桃花,眸光冷冷,她已经想到了。 陶玉磬前脚从夏县回来,杨氏后脚就给她请先生,还能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嫌她文才不如苏小小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