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警世格言-《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第(1/3)页

    休沐后开学的头一天,白仁济刚进厅堂,就看见摆在桌子上的学子的游行请愿书。

    士子游行需经府文院的审核,一是规划路线,二是便于请假,批准后方能施行。

    白仁济作为府文院院君,一纸请愿书自然是递到了他的面前,等待批复。

    学正高资从外面进来:“院君,你听说了吗?苏小小又出了警世之语,说不准能成格言。”

    白仁济应卯的路上,也听见长安书舍门口的吆喝。

    对于这件事,白仁济很审慎:“格言讲究格物致知,这句话能否真的成为格言犹未可知。”

    高资却很乐观:“苏小小已有传世战诗,又出了数首镇国诗词,如今再出格言,即便修不了文胆……”

    “高资,”白仁济喝断了高资的话,“慎言。”

    高资省过味来,压低声音:“文院有教化之则,单凭一句格言便有任职的资格,大人何不送她一程?”

    “还不到那个时候,”白仁济摆摆手,示意高资,“来看看这个。”

    高资走到桌前,循着白仁济的示意,将目光落在了桌面上的请愿书。

    看清楚请愿书的内容,高资醍醐灌顶:“难怪她会出警世之语,原来说的是这件事,妙啊,一语数关。”

    很快,高资的眼神沉下来,面带犹豫:“案子尚在审理之中,府衙未有明确的意思给赵宝山定罪,我们也未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他的清白,这个时候游行,会否太过于草率了?”

    白仁济想了想:“我们的确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赵宝山的清白,同时,我们也没有逼迫府衙徇私枉法的意思。不过是要求公开公正地审理,还真相大白于天下。”

    语罢,白仁济起笔,在请愿书上写下——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白仁济的字跟他的人一样,浑厚遒劲,力透纸背。

    高资还没有看见苏小小的亲笔,只见白仁济的墨宝,已是心潮澎湃。

    “秋风破茅屋问心,穿林打叶声塑心,又作此等警世之语,即便最终与新的四大才子之位失之交臂,就凭她在寒门子弟中的威望,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必然要有苏小小的姓名!”

    中午,苏小小去食堂用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