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怎么办?麦知府下意识地看向姬姓中年。 麦知府看姬姓中年这一眼,眼神中还带了许多的埋怨。 早知道苏小小这么难搞,背后还有大儒撑腰,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往里面掺和。 事到如今,案子已经不是他一个进士文位的五品知府能轻易决断的,只能看姬姓中年的了。 事情如果没有办好,到了相爷杜孔归那里也是难逃责罚。 好在姬姓中年没有辜负麦知府殷切的目光。 姬姓中年脊背挺拔,泰然开口:“敢问哪国大儒传音?需知此案乃大周内政,私自传音,无异于侵犯他国主权。我泱泱大周学子铁血丹心,别说大儒,即便是半圣驾临,亦敢血溅五步!” 不得不说,姬姓中年这话说得极为聪明,直接将事情拔高到了捍卫国家主权的高度。 稍有不慎,引起两国纷争,即便是文位学问高如大儒,也要掂量几分。 姬姓中年这话虽然说得合乎情理,却多少有些不要脸了。 “不是他说的半圣圣音就赦免,现在媲美半圣圣音的大儒清音来了,他又说内政,忒不要脸。” 围观的群众们议论纷纷,衙门前菜市场般吵嚷。 麦知府硬着头皮连连拍桌:“肃静,喧哗公堂者,杖十,丢出府衙去!” 皂班差役齐敲水火棍:“是!” 一阵威吓,场面这才勉强镇住。 “大周王朝,”跟传音一样低沉的男音,带着积年的阴沉慢悠悠地响彻了府衙,“青州,彦归来。” “彦归来?是彦主簿!”四周的人都是一惊,继而露出欣喜之色。 “彦主簿成大儒了?我青州竟然出了大儒?天佑大周!” 气氛一扫先前的颓靡,群众们再次热烈议论起来。 彦归来成为大儒,意义远大。 首先,势必会改变如今大周朝堂的局势。 此前,大儒方君辞担任将军职,作为军方强硬主战派的领袖,跟杜孔归分庭抗礼。 直到十年前,寿元将近,旧伤屡屡复发,方君辞才不得不请辞,退居二线。 自此,军方势弱,杜孔归率领的主和派逐渐掌握朝堂话语权。 除了因为军方群龙无首,还因为杜孔归是晋升为大儒的有力人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