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玉凋愣住了。 他这下彻底明白,自己被李长青耍了。 望着李长青玩味的笑容,他再也忍不住了,意识直接回缩。 玉凋表面泛起微微神光。 一幅过去的投影悬浮于李长青面前。 画面中是一处群山。 间隔无数年,李长青又一次看见了那个眉目似剑的老者。 “天之四灵,青龙主东方,掌生机;白虎主西方,掌杀伐。二者互为阴阳对立,构成了天地轮回。”吕洞宾的话语一顿。 “如果说,青龙与白虎是天地规则的明面,那朱雀与玄武则是天地规则的暗面。” “南方朱雀,为纯阳;北方玄武,为纯阴。” 吕洞宾的眸子仿佛跨越时空与李长青相对,他没有开口,似乎在等待着有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 “阴阳相对。”李长青抬起眼帘。 如果说朱雀玄武相对,并且代表天地规则的暗面…… 他看向画面中的吕洞宾。 “朱雀应该掌管天地物质?玄武掌管天地精神?”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李长青仿佛看见,吕洞宾对他笑了笑。 刹那间,吕洞宾已经扭过头去,看向身前的弟子们。 “朱雀掌管天地物质,是至阳的象征,代表了天地循环中,死物到生命的转换,正如同太阳普照大地。” “而玄武则掌管天地精神,是至阴的象征,代表了天地循环中,由生到死的转化。” “二者共同构成了,轮回。” 瞬间,李长青的所有想法被一一贯通。 轮回?没错了! 他勐然俯瞰自己的世界。 果然。 生灵死去后肉体被分解、灵魂却无所凭依,最终部分被明月吸收,部分沉淀为世界的污秽。 完全没有被利用起来。 而这,就是朱雀和玄武所掌管的轮回。 一个生命肉体死亡,灵魂将进入玄武的掌握,洗刷生前的一切,重新变为纯粹的精神。 这是由生到死。 而后,再经过朱雀的重塑,再度脱胎获得全新的肉体。 这是由死到生。 肉体湮灭与重塑间,经过了天地循环。 而精神力,也应该如此这般,在循环中一点点为世界的升格添砖加瓦。 李长青的内景天地中,每时每刻都有生灵死去。 看着那些好不容易凝聚的超凡灵魂,最终却在迷茫中被慢慢磨灭。 这些都是世界升格的动力啊! 终于,天之四灵的所有知识在李长青脑中完备。 他只缺少获得足够的神力素材,将自己天地的四根支柱彻底塑造。 就在他以为结束之时。 “无极者,一元之始……” 吕洞宾居然没有停下? 他连忙看向旁侧的玉凋,后者似乎是因为被李长青连番打击,忘记了自己在干什么。 机会! 李长青屏住呼吸,双目死死盯着投影的画面,仿佛要把每一个字印刻在脑中。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他心头顿时大喜。 吕洞宾仙长这是在讲述太上之境的,阴阳大道。 直指天地本源。 而这,就是李长青在仙路上前行,最需要的知识! 无数感悟在李长青脑中升起。 从混沌无极,到四象八卦。 天地的演化被吕洞宾一一道来。 越往前,从八卦到无极,便是指向天地本源的道理。 而越往后,则是对天地权柄,运行规律的细分。 炁,可化为阴阳,阴阳可衍生四象,四象又可推演八卦。 对于领悟天地大道而言。 自然是越洞悉本质,越靠近本源,则能通过自身的境界调动更多的天地力量。 借宇宙规则为己用,甚至于修改、嫁接,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规则。 但在对规则的使用,对天地的架构上,则是越细分越强大。 同样的阴阳,可以划分出四象,同样的四象里可以划分出八卦。 就像李长青现在的洞天之内,只存在两极对立的,毁灭与繁荣。 但毁灭却也可以进行细分。 杀戮,战争,死亡,湮灭…… 繁荣也同样如此,生命的繁荣,解构的繁荣,天地的繁荣…… 蓦然。 李长青想起了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每一个天神手下,都有许多次级神祇。 比如无支祁。 作为淮水之君,每一段河流都有隶属于他的河神。 而河神之下,则还有更多的神话生物。 就像一个金字塔般。 从上至下,本源的神力被不断细分,而在被细分的同时,也让无支祁的权柄渗透进淮水的每一个角落。 让他的力量不断壮大,权柄不断稳固。 想要击败他,便是要击败整个淮水的神系。 而吕洞宾的讲道,同样应征了李长青这样的想法。 太极朝下演化形成整个宇宙运转的规律。 以阴阳之力,法天地之道。 “我的太上之境是阴阳大道,但我不应该只领悟阴阳,我还应该让阴阳演化,三生万物。” “如果做到这一步。” 李长青童孔闪烁着神光。 如果他能做到这一步。 “岂不是意味着,五行是阴阳,六道也是阴阳……” 恰时。 过去的画面中,吕洞宾缓缓转头。 锵! 剑鸣清脆,在山巅闪烁寒芒。 “正所谓一剑破万法。” “何为万法?我以一剑演之。” 白袍老者缓缓起身,在李长青隔着时光的注视下,对准头顶的天穹,一剑斩出。 没有剑光,没有匹练。 天空被仙人分隔。 无边剑气于整个天地之上,重新演化出一方大世界。 其中有造化生灭,有阴阳五行…… “一剑破万法,亦是一剑生万法。” 李长青呆住了。 剑,在吕洞宾手里不再局限于斩击的武器。 这是真正的剑道! 何为道? 道,乃天地之母。 剑道者,乃以剑法演化天地。 一法通,则万法通! 对于天地之道的领悟,让李长青心头积压的所有疑虑。 在吕洞宾的讲道下被彻底贯通。 什么神通?什么秘法? 统统都是空。 一切,都是大道的演化。 “我要做的不是领悟更多神通,不是洞悉更多的天地之道。”李长青的童孔愈发闪烁。 他俯瞰着自己脚下的内景天地。 这一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