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唐为这场世界大战准备多年的时候,各国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同样在做着准备。 这种事关生死的大事情上,没有人是傻子。 大唐想要各个击破,人家自然是要选择‘对付这等邪魔外道,大家不用讲什么江湖道义,一起并肩子上!’ 消息传到长安城,李二已然是让长孙皇后准备盔甲,他要亲征西域了。 然后,倭国开始发飙袭击大唐租借的矿区。 高句丽动员兵马在边境线上活跃,有窥视幽州的意图。 百济的水师甚至出现在了山东外海。 一时之间,整个大唐的边境线上几乎处处烽火。 这下李二没办法亲征了,他得坐镇长安城稳定人心。 一批文官上奏,说请止兵戈与诸国议和。 他们认为大唐穷兵黩武惹得诸国齐攻,此乃不祥之兆,皇帝当下罪己诏云云。 哪个时代都不会缺少这些人,毕竟世修降表的始终都在。 只要他们还在,这种事情永远都无法避免。 对于这些人,反倒是魏征出头怒骂,说他们简直就是丢尽了大唐的脸面,而且魏征还主动要求带着家中子侄去戍边。 李二难得有了好心情,对魏征也是大为赞赏,说是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 当然了,还轮不到魏征上战场,大唐的武勋们还没死绝呢。 李靖也不窝在家里写兵书了,连夜入宫与李二以及一众勋贵们商议对策。 通过电报与前线的李云泽,苏定方,程咬金等人连番商议之后,大唐终于是做出了应对。 首先是让张世贵,常何等人加快征兵练兵的速度。 然后让李勣应对高句丽与百济,让侯君集摆平倭国。 接着是让李孝恭等人出马,去往剑南道应对吐蕃与当地土司。 由李靖等人北上草原,威慑薛延陀等部后路。 安排李道宗等人去往蜀地,应付吐蕃的袭扰。 段志玄去陇右道维持西域大军的后勤。 再之后,就是最为关键的西域了。 西域急需援军,可由谁做第三波的主将却是让人犯难。 能派的都派出去了,剩下的像是尉迟敬德,薛万彻等人都是勐将,做主将却并不适合。 而秦琼与柴绍等人病的厉害,起床都有困难压根没办法远征万里。 张亮等人,更是早已经被放弃。 一番寻找下来,居然找不到合适的大将了。 长孙无忌等人建议让李靖去,可李二深思熟虑之后拒绝了。 他最终下令,由尉迟敬德与薛万彻等人分别率领援军去西域,同时任命杜如晦为行军司马,去接替李云泽掌管后勤诸事。 李二选择了李云泽为三师将军,负责统帅援军去解除西域危机。 他坚信这位奇人有这份能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