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说匈奴人杀过来什么的,别不说长城军团的防线直接延伸过去,单单是当地的地理环境,就足够匈奴人喝上一壶。 东北这儿,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沼泽地,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湖泊烂泥地,还有就是一望无际的荒草以及树林,最为不适合骑兵机动的地形环境。 唯有当年燕国破东胡,拓地千里的时候,稍稍修整过的辽西走廊,才勉强算是能够大队通行。 匈奴人若是真的敢大举来犯,长城军团的将士们能够活生生的笑死。 只要堵住了匈奴人的退路,那来多少就得死多少! 之所以只迁徙二十万人口过去,那是因为李云泽认为无论是箕子朝鲜还是卫满朝鲜,其人丁也算是中土人士,殷商后人。 所以当地百姓的待遇,自然是与土著不同,人口匮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不过南边定好了要给刘彘的三韩之地却是有些麻烦,因为那边的当地土著自然是要安排运走,各地都缺人呢。 就算是只运男丁,也缺乏大量的青壮人口去填补空虚。 而现在大汉各地都缺乏强壮的男人,这可真是 “再命各家放奴吧。” 想了一圈,最后还是落在了放奴上。 “各家各户都定好放奴的标准,数量不够的就拿他们的家族子弟去顶。总数的话,定个二十万吧。”李云泽吸了口气“谁家若是敢再行蓄奴,有爵位的先扒爵位,有钱的先罚光再论罪。” 主父偃深深的低下了头“喏~~~” 他心里想着的是,回家了就赶紧的把家中奴仆都给放走,再养下去就得养出祸端来了。 这位天子,可是个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主。 李云泽其实知道,大汉此时并不缺乏人口。 可问题在于,免税免赋之后的人口潮,还没有来得及成长起来,至少要等到他们十六岁起步。 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人口匮乏的事情了,反倒是人口太多需要生存空间,必须打仗,大打,早打,往狠了打的问题。 正好那个时候卫青彻底成熟了,霍去病这个少年豪杰,又正是意气风发要打穿天下的年纪。 这叫什么?这就叫做天命在我啊! 困难只是暂时的,而未来却是光明的。 等到大汉结束了种田与内功修炼,真正开始爆发出来的时候,别说什么匈奴,更别提什么西域诸国,就算是遥远之地的罗马,也得跪了。 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但能够提供足够充足的兵源,更加能够生产出足够支持大军横行天下的物资来。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古人诚不欺我。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