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孙叔敖-《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3)页

    永安渠灌溉系统建造完成后第一年,淮国大丰,粮秣堆积如山,百姓殷实,国库丰盈。

    淮宫大殿。

    王雍认真看完了各地的奏报,仅仅是淮河流域的粮食产量,就抵挡上过去整个淮国的产量还多了。如此大功,王雍更是喜形于色,八年苦工,一朝功成。

    「孙叔上卿真乃定国安邦之大才,此永安渠建造完成,淮国无饥也!此乃千秋功业!」

    「君上,臣不敢居功,此番工程,非臣一人可为,乃淮国百万民众之力也!」孙叔敖并不居功自傲,相反很是谦虚,其人品更是让王雍都感到惊叹。

    其统管治水,却没有贪一丝一毫,家中也无财物,更无良田华宅,此次治水,更是深得王雍信任。

    「卿之大功,切勿推辞,孤愿意请卿来担任相国,并封为永安君,食邑千户。」王雍一把抓住孙叔敖的手说到。

    孙叔敖点点头,然后对着王雍大礼参拜道:「臣本卑鄙,隐居于海滨之地,得君上看重,始有施展抱负之机,筑永安之渠,许以相国之位,臣怎能不殚精竭虑以报君上之大恩。」

    粮食的丰收虽然是好事情,但是同样也有一句话叫谷贱伤农。孙

    叔敖当即向王雍建议,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避免谷贱伤农。

    王雍当即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将这件事情交给孙叔敖去执行。

    收获来的大量粮食一部分保存在国中备用,另一部分则是用来出售给其他国家,还有一些则是被用来酿酒。

    孙叔敖鼓励百姓养殖牛羊猪牲畜以及家禽,并且向约定等牲畜养成后若是无人购买,可出售给官府。猪羊将作为肉食供应军队食用。

    淮国人口众多,商业繁荣,但是商贸交易很多时候都是以物易物,大宗交易货币繁琐,孙叔敖上书建议铸造大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