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改革风起-《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3)页

    王荆对于这一点很清楚,甚至对于铸币权收回和下放的利弊同样很清楚。当年子珏留下的经济之术中,就有谈到铸币权。

    “铸币权是下放还是收回要看对国家,对朝廷的利弊。就像是施政一般,朝廷每一次施政都没不是只有利而没有害的,施政之人每一次施政都要进行权衡利弊。”

    “要做到利大于弊,尽最大可能扩大利,减少弊端。”

    “以前铸币权下放是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铜料,不能铸造大量钱币供天下使用,现在收获铸币权,乃是因为朝廷缺钱了,同样也有足够的铜用来铸币,自然要将铸币权收回。”

    王荆和王策都明白这些,至于说收回铸币权会导致劣钱泛滥,豪强私下熔毁钱币制器。

    实际上这些情况和铸币权完全是两件事情,私铸劣钱,损毁钱币制器,自有巡察御史以及绣衣使来解决。

    王策看着众人争论不休,当即来到旁边的铜磬,拿起小铜锤对着铜磬敲了三下。

    只听得清脆的磬声传递出去,原本还在争论的众卿立刻停了下来。

    “朝堂之上,陛下当面,岂能如此失礼?”王策冷声道。

    “臣等失礼,陛下恕罪!”大殿之中,众臣纷纷躬身行礼。

    “都起来吧!”王荆摆摆手道。

    经过王策打断之后,朝堂终于恢复秩序,王策命人将他的轮椅推上前,然后说道:“刚才诸大臣的辩论吾也听了,无非是担心因为收回铸币权,会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但是就因为出现了这些困难,难道我们就不做事了?朝廷会担心作战失败就不去和匈奴人战斗吗?天下有因为担心噎到,就不吃食物的人吗?有担心淹死就不会打水的人吗?”

    “吾想应该没有这样的人。”

    “陛下收回铸币权,或许会出现诸位所说的这些事情,但是既然我们知道了,那就找出解决办法即可,有人敢于私铸,就派遣巡察御史和绣衣使巡查天下,对那些敢于私铸的豪强进行严惩,相信私铸会得到控制。”

    “至于说故意熔毁铜钱制作铜器,那就朝廷下令降低铜器的价格,让铜器的利润降低,同时发现熔毁铜钱者予以严惩。若是绣衣使和巡察御史没有发现,那就向百姓下令,举报私铸、熔毁铜钱者予以重奖。”

    “铸币权势当年始皇帝下放,但是始皇帝也说了等天下钱币充盈,再收回铸币之权,同时,自从先淮国以来,淮国数次变法,才有如今一统天下,事随时移事随境迁,难道夏商周时期的规矩要一直延续到现在吗?”

    “历代变法,都是因为旧法已经不合时宜,现在怎会还有人抱着守旧之法,拒不改革?”

    “朝廷施政,出现弊端,这不是朝臣们应该想办法解决的事情吗?在这里争论朝廷施政得失,而不去解决是臣子的本分吗?”

    王策直接绕过双方争论的利弊得失,将弊端找出来,让朝臣们解决。控制、解决这些弊端,那朝廷施政不就没有问题了?

    大殿之上,众臣直接被王策的话惊到了,而那些支持收回铸币权的大臣们顿时高兴起来,纷纷谏言,解决铸币之权收回之后造成的问题。

    至于那些刚才还反对收回铸币权的大臣们也只得开始出谋划策。

    王荆看到收回铸币权通过,心中很是高兴。但是收回铸币权并不是朝廷下一道诏令就能解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