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反而,这个防守的漏洞很大,非常大…… 球场上,特洛伊人队展开进攻了。 三人小分队继续打小范围配合,这次特雷帕格尼尔主动出击,绕顶弧。 李敖和白曼巴继续在45度角无球掩护,这次莫里斯-皮特森和安德烈-赫特森迅速换防,从右侧45度角往上提的时候,跟着特雷帕格尼尔移动到顶弧内一步的查理-贝尔赶紧朝着白曼巴接球线路拦截过去,但格兰维尔分球方向是顶弧! 特雷帕格尼尔接球三分出手……命中! 17比10! 特洛伊人队领先优势扩大到7分! 攻防转换,斯巴达人队继续打球星战术,突分传切。 这次突破的是马汀-克利夫斯,运动能力他不及查理-贝尔出色,突破算不上犀利,但节奏感出色,轻松骗得格兰维尔赌博式扑抢。 马汀-克利夫斯突到罚球线内一步,被白曼巴挡住,分球右侧,格兰维尔和特雷帕格尼尔夹住了刚接到球的安德烈-赫特森。 安德烈-赫特森只能把球举着,都不敢放下来,查理-贝尔在右侧边线喊了一声“帕斯米”,安德烈-赫特森赶紧转身,看到队友了,传向右侧底角,这才松了口气。 但查理-贝尔接到球后,空位也没投,沿着底线突破。 查理斯将其堵住,白曼巴和安德烈-赫特森肉搏,格兰维尔回到高位去绕前马汀-克利夫斯,查理-贝尔只能迎着夹击起跳中投……“哐”…… 斯巴达人队靠外的三人立马退防,预防特洛伊人队反击。 格兰维尔接到球看到对方三人已经退到中圈,没有强起反击,继续落阵地战打团队配合。 可惜这次李敖的中距离接球跳投没进,特洛伊人队没能继续拉开分差。 马汀-克利夫斯拿下防守篮板球自己推进,脚步比平时慢一些,眉头也紧蹙着。 场边的汤姆-伊佐看到爱将脚步放缓,知道不用提醒了。 马汀-克利夫斯已经看出来了,对方的防守不是联防,而是区域夹击! 看起来两者很相似,就如很多人以为76人队打的是联防,实际上拉里-布朗执教下,76人队打的不是联防,而是区域夹击。 但区别其实不小,联防更趋向于过程,区域夹击则重视结果,两者互有优劣势。 马汀-克利夫斯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预期首轮的他,早已提前开始为职业球员阶段做准备,所以他打了两个回合就看出来了。 与联防不同,区域夹击的目的不是为了防住所有,而是有一个特定的目标。 对面的目标很明显了,堵住他们斯巴达人队的突分侧翼切入配合! 他快速回想了对面两个回合的防守,发现了对方一个巨大的漏洞——底角三分没人防。 不管是莫里斯-皮特森,还是查理-贝尔,在底角都没人管。 而且就对方球员防守站位来说,不是因为那两人没有侧翼三分能力而不防,而是那个位置就是没人防。 不过这应该也在对方区域夹击的防守战术设计之内,他们的7人主力中有稳定侧翼三分能力的,就两人。 其实莫里斯-皮特森和查理-贝尔也能投三分,但都是顶弧区域的三分,侧翼接应三分命中率很差。 像刚才查理-贝尔底角空了都不敢投。 马汀-克里夫斯想到的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他继续去侧翼牵制,让外线队友在他所在的方向突破。 但查理-贝尔前面已经主攻了好一段时间,需要缓一缓打打无球了…… 马汀-克利夫斯压着8秒违例推进过中线,来到顶弧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了应对之法。 他面对格兰维尔的防守开始快速运球,和上一个回合突破一模一样。 但格兰维尔这次没有赌博式抢断,试过了,抢不了。 马汀-克利夫斯俯身冲刺状,格兰维尔赶紧撤开一步,但马汀-克利夫斯没有突,而是横拉一步,三分出手……命中! 如亨利-毕比担心的那样,连打两铁后,马汀-克利夫斯手感并没有继续凉下去,反而通过打铁找到了投篮感觉。 13比17,斯巴达人队将分差缩小到4分! 在现场数万名球迷的欢呼声和嘘声中,马汀-克利夫斯快速退防。 对付区域夹击,方法可以很简单——单打就行了! 去年季后赛,76人队被杰伦-罗斯、马克-杰克逊、里克-施密茨三人单打锤得欲仙欲死,只要不打配合,以限制无球得分手为目的的区域夹击就没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