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刘邦-《刘如意复仇记》
            
            
            
                
    第(2/3)页
    后来,刘邦与项梁合兵一处,刘邦成为项梁手下一员大将。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都盱眙。楚怀王以陈婴为上柱国,项梁号武信君。
    后来秦将章邯大破项梁于定陶 (今山东定陶),项梁本人亦战死。刘项二人大惊,两人商量后决定分兵,项羽军驻彭城西、而沛公军驻砀郡。
    项梁之死,使诸侯震怖。而秦军更是挟战胜余威追亡逐北。章邯经过一连番胜利,认为楚国已不足虑,于是北上进攻赵国。
    赵王与张耳困于巨鹿,遣使向楚国求救。楚怀王经过商议后答应救赵。但为了分散秦军力量,决定派一支部队西向直接攻秦。北路楚军以宋义为主将,西路军以刘邦为主将。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后来刘邦先攻入咸阳城,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率军退到灞上。
    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却说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这是一个好主意!如果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也就没有后来的楚汉战争了!可项羽这个草包,鸿门宴上竟然让刘邦跑了!
    在鸿门宴上,刘邦能够全身而退,除了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之外,关键是他的冷静与沉着。
    鸿门宴之后,项羽领兵进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今陕西南郑)。项羽并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意)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同时削减刘邦军队至三万人。项羽自称西楚霸王,掌握军队最高统帅权。楚怀王熊心被尊为义帝。后来项羽把义帝迁到郴县给杀了。
    项羽分封,表面上看去是论功行赏,实际上却是对原诸侯势力进行重新组合,对服从自己的予以分封行赏,并没有照顾原诸侯在本国的实力与影响。因此从一开始就埋下乱源。而且他又拒绝了谋士自王关中的建议,坚决衣锦还乡。
    汉元年二月,刘邦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以示再也无意东出,以麻痹项羽。同年五、六月份,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项羽以为刘邦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于是放心地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最终陷入齐地的泥潭无法抽身。11月,刘邦乘机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与项羽争夺天下必须师出有名,这时有新城三老董公等挡在刘邦马前诉说义帝的死亡经过。刘邦闻后,大哭一场,遂为义帝发丧,举哀三日,然后向各诸侯王发布项羽大逆无道的罪状,并以此为借口号召各诸侯王率兵与自己一起讨伐项羽为义帝报仇,从而正式拉开了四年楚汉战争的序幕。
    公元前205年5月,刘邦乘项羽深陷于齐国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56万一举攻占彭城。短暂的胜利使刘邦失去理智,天天与诸侯们喝酒庆祝。项羽闻之,急率3万轻骑兵回袭彭城。联军无备,一时被杀十万,溺水淹死十万,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瓦解。
    同年6月,刘邦率部退到荥阳,一路收集败兵,并派韩信于萧索之间击败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稳住了阵脚。后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7月,一直负隅顽抗的章邯终于兵败自杀,刘邦完全解除了后顾之忧;且在逃往荥阳前便派人说服英布反楚,联络彭越扰楚后方,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公元前205年冬,项羽发动反攻,围困荥阳,形势十分危急。刘邦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刘邦又派纪信装扮成自己去楚军诈降,乘机逃出荥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