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译指了指这几个摄像头。 “我知道这几个摄像头的作用了。” 吴导心中有些惊讶。 刘译又在什么时候学到的? 不过,通过这些天的拍摄,他也得出了结论。 只要刘译说自己知道的,就一定是知道的。 吴导问道:“那刘老师,您分别说一下您应该注意哪些机位?” 刘译先是指了指伸缩摇臂上面的摄像头。 那摄像头正对的地方,便是现在的客厅。 “这个机位是广角镜头,也可以拍摄空中远景镜头,所呈现的内容几乎只能看清形状。 但是在拍摄场内的时候,这个镜头的主要作用就是拍摄环境。 这个镜头和我没有关系,我也不用多加注意。” 吴导轻轻点头,用于回答刘译说的这句话。 心中却在想,对于这些专业的摄影知识,不是一个摄影师,或者导演。 根本不了解。 可是刘译作为一个演员,竟然还懂一些,奇怪,真的是奇怪。 吴导现在心中对刘译充满了好奇心,他转身,看见了身后的摄影机。 吴导指着这个身后的摄影机,“这个镜头呢?” 刘译看了一下,这个镜头对于场内的演员,距离都是比较近的,并且,有一个长长的镜头。 在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竟然还要安排这么一个长镜头。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个镜头,在拍摄的过程中要放大焦距,因此,在摄影机的上面,安装了一个长镜头,来保证画面的足够清晰。 刘译道:“这个镜头是特写,主要是拍摄人物肩部以上,或者某个特写,我的动作、神态特写,会在这个镜头中呈现。 所以我需要将动作完美的呈现在这个机位中。” 一般来说,特写镜头是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镜头。 他们将一些细节方面传达给观众。 听了这句话,吴导轻轻点头。 他又指了一下特写镜头周围的两个镜头。 这两个镜头都是在同一侧的,,摄像机中间似乎形成了一条轴线。 以人物ab为点,会形成一道无形的线,这条线就叫做180度轴线,两台机器必须在这条轴线的同一侧,不然就会越轴。 越轴第一会让机器穿帮。 第二,呈现的画面也会让观众看着难受。 这两个摄像机高度大概有1米到1.2米之间。 刘译的脑海中迅速判断,然后说出了镜头的作用。 “这两个摄像机就应该是负责拍摄近景了,它会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或者半身,拍摄出演员的部分动作,谈话,尤其是神情的表达。” 说罢了之后,刘译继续补充道:“我最应该注意的,可能就是这两个镜头了,如果我背对着镜头,我不能挡住镜头,我要让他形成一个过肩镜。 这样,摄像机才可以拍摄到和我对话的演员。” 吴导道:“很不错!往往在拍摄内场戏的时候,演员总是注意不到这两个镜头。 因此,到头来就会看不清另外一个角色。 所以,导演就会n机。 挡镜,也是n机最大的原因之一。” 说罢了之后,吴导继续四处张望,他看见一个防止在近景镜头后面的一个镜头。 吴导又指着那一个镜头。 “那么,这个镜头你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刘译看了只是一眼,便已经判断出来了。 “主要负责拍摄中景的镜头,也是常用的镜头。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常常用他来叙述剧情。”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缺少远景镜头。 那是因为在拍摄内场戏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远景镜头! 只有在拍摄外场戏的时候,才会用得到。 吴导听完了这话,连连点头,他走到了刘译的身边,轻轻拍了拍刘译的肩膀。 “你果然是有一些知识的,所说的镜头,分毫不差!” 刘译笑了笑。 紧接着,尽在他们就要离开场地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摄影师,他身上扛着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 看起来好像是多余的。 像是拍特写镜头,却又有时候拍七分身镜头。 像是拍变焦镜头,却又在拍深焦镜头。 一会儿锁画,一会儿定场。 不仅仅在拍演员,也在拍工作人员。 刘译的心中也在暗想:为什么会多了一个镜头? 吴导又来了兴趣,他指着那个镜头。 “刘译,这个镜头你知道吗?” 就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那个摄影师缓缓抬起了头,看了刘译一眼,又看了看吴导。 “吴导,刘老师!” 他亲切地打了一个招呼。 虽然刘译对摄像师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抬头的时候,刘译已经看到了他的面部。 刘译道:“这个自然是絮镜头了。” 吴导心中已经确定了,眼前的刘译对摄影机非常熟悉。 非常熟悉,就代表着,他可以拍好这一场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