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上人-《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第(2/3)页
    就拿这岐州城内的布价来看,像之前侍女小娥提到的紫熟绵绫,这等名贵布匹价格与各地相仿,但生绢却不一样了。
    生绢作为百姓们最常使用的布匹,在长安城内售价120文一匹,但在这岐州城内,却是卖到了180文一匹。
    乍一看这个价格似乎还在李世民规定的范围内,布商们也没有触犯律法。
    但别忘了,生活中所必须的物品,可不光只有布匹。
    长安城粮价4文,岐州城6文。
    长安城一斤盐40文,岐州城60文。
    价格涨了三分之一,百姓生活水平下降了一半不止。
    而这群商人们最聪明的一点,就是所定的价格既不违反大唐律法,又让百姓们不得不买。
    原因很简单,你不在岐州城买,那也得去周边城市购买。
    但按照唐朝的路途成本来算,像百姓们这种散户,你跑出去买反而更亏一些。
    这种做法不单是榨干了百姓们的钱财,更是让他们没有了抗风险的能力。
    老话说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唐初天灾不断年年爆发,全国各地都有灾民;
    但再往后的数十年里,也不是没有各类天灾,可神奇的是在史书上的记载却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贞观元年,关中地区霖雨城涝,秋作物受到严重损害,史书上用了这八个字来描述。
    ‘万姓嗷然,悬磬已甚’(万民哀嚎,家里啥也没有)
    贞观十年,关东及淮海28州大水;
    贞观十一年,大霪雨,谷水溢入洛阳宫,深4尺,毁宫寺    19所;洛水溢漂    600家。
    然后,没了。
    除了干掉些房屋,对众多百姓的影响甚小。
    估计史官记载时都想笑......哦,这水还挺多的。
    是以,原本李承乾还有种公器私用的羞耻感,但在了解到这些具体情况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光芒万丈起来。
    私什么私,这是为国为民操碎了心啊。
    而站在李承乾身旁的云汐汐,自然也看见了全城兵马出动抓捕商人,无数百姓面带喜悦奔走相告的场景。
    这一刻,她知道眼前这名男子绝不是往日里那些普通人家。
    父亲的仇,终于可以报还了。
    云汐汐眼眶湿润,深深躬身道:“郎君大恩大德,云汐汐没齿难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