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牛庚在关掉光幕后,没有任何犹豫又拿起了桌子上的内部电话,开口讲道:“让秦助理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好的牛总。” 电话挂断没多久,便听见一道敲门声从外面传来。 “进来。” 秦小曼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办公桌面前,接着询问道:“牛总,您找我?” “嗯,我这里有份计划书,接下来你就专门负责这件事,尽快开始执行。” 牛庚从旁边一摞文件夹中抽出一份文件,说话的同时朝秦小曼递去。 “这是……” 秦小曼目光中流露出些许疑惑,伸手将其接过后,立刻低头查看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项目标题。 “关于星源科技研究中心人才招募计划书。” 在牛庚的规划中,即将建成的高科技园区里,主要建筑除了办公大楼数据中心以及超级计算机外,还包括一个研究中心,旨在利用星菱帮助公司研发各项先进技术。 眼下星菱的能力一直被华科院和军方使用,且还是初级权限,这对于星菱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浪费。 而研究中心则能够弥补这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 牛庚这也是在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前做铺垫。 要知道依照当下的科技水平,有很多技术人类仅是有着一个粗略认知,别说想要将其研发出来,能不能上的了台面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越是复杂高深的技术,需要投入的优化点也就越多。 这就必须要提前保证技术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优化点的浪费。 即研究中心利用星菱演算开发先进技术,待达到一定程度后再使用优化点,既能最大限度利用优化点,又可以按照想要的方向优化。 不过现在公司内部并没有像华科院那种专业性较强的科研人员,若是让普通人进入研究中心的话,只会导致事情变得麻烦棘手。 毕竟作为自家的研究中心,某些人可是能够获得星菱的中级权限。 自然需要层层选拔。 至于这份计划书,也正是牛庚这段时间里弄出来的。 里面详细包括了研究中心人员的选取标准,以及福利待遇等。 并且由于目前园区还没有正式竣工入驻,被星源科技录取的科研人才虽然不会立刻开始工作,却能提前享受到各种福利待遇。 说成是全球最好的科研行业待遇都不为过。 反正公司不差钱。 “牛总,咱们的研究中心正式运行的话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现在就需要招揽科研人才吗?” 秦小曼明白了牛庚的意思后,想到园区还未正式竣工,便下意识询问了一句。 “科研行业的人才不比其他,想找到一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没那么容易,我们哪怕提前招揽,恐怕最后也很难完成研究中心的需求。” 牛庚站起身来随意伸着懒腰,耐心为秦小曼解释。 放眼全球。 科研机构的数量不在少数,几乎包揽了所有优秀人才,星源科技想要招收,无异于挖别人墙角,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牛庚在这份计划书中,还写了不少限制。 秦小曼没有即刻退出办公室,在听完牛庚这番话后,缓缓打开了这份计划书。 看到内容的第一眼,顿时目光收缩,脸上充斥着些许意外。 “进入研究中心的人员只能是华国人……” “牛总,这项要求会不会被海外的媒体故意曲解,给我们强行扣上歧视的帽子?” 如果说秦小曼刚才只是疑惑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担忧。 以星源科技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宣布成立自己的研究中心,且对外界招收优秀人才,肯定会成为全球科研行业谈论的焦点话题。 这个时候出现一条对国籍的限制,难免会让海外人士不满。 不过对于秦小曼的担心,牛庚却摇了摇头:“我们本来就是针对国内科研人员招募。” 正所谓科学无边界,但科学家却有,进入研究中心的人员将会获得星菱的初级甚至中级权限,海外人员如何能放心。 哪怕是国内的优秀人才,也照样会经过各种调查选拔。 牛庚正是知道各种条件的严格,才会选择提前发布这项计划书,省的到时候研究中心因为缺少人员而无法正常运行。 甚至说不定届时还要找杨温茂丁兆同他们帮忙。 话音刚落,牛庚又吩咐道:“就按照计划书的内容尽快施行下去吧。” “是,牛总。” 秦小曼猛地点头以示回应,随即退出办公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