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宇初三步并作两步,跟张异并肩前进。 “而且,你这些年,难道就没受到陛下的庇护?” 张异默然。 他若是真的成为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无牵无挂,自然可以说不欠朱元璋什么? 但他化名张三,留在海南岛上,他这些年也做了许多事,成为了地方上的一个名人。 所谓民不与官斗。 这些年,他能在这里扎根,并且将家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何尝不是因为来自于某些方面的庇佑? 不说别的,这些年,其实不是没有人发现张异的存在,举报到皇帝那里去。 可这些人用自己的命向世人提示一件事,就是张异这个人,不能再出现在世人面前。 一个人尽皆知,却不能说的秘密。 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皇帝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他对张异的弥补。 不过张异还是摇摇头,道: “哥,您不懂! 纵然陛下已经破去心魔,我的存在也没有必要! 如今春秋一脉,大势已成。 我回去,只会将很多东西变得不纯粹……” 张宇初也知道自己劝不动弟弟,无奈叹息一声。 过几日,他离开海南,前往北京复命。 皇帝听说,他访遍名山,还是没有找到张三丰之后,沉默了良久。 “那以后,便不找了吧!” 张宇初低着头,他能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意兴阑珊。 他不敢应对,只是默默褪去。 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天子结束了持续数年的寻找张三丰行动,专心国政。 大明王朝,沿着仙人指过的道路继续前进。 岁月如隙, 数年过去。 洪武三十一年,端午后! 太子朱标,秦王朱樉,还有朱家的其他子孙,聚集在皇宫中。 他们脸上,带着悲切之意。 因为过了节,他们的父皇,大明天子朱元璋,状态便是不好了。 众人忧心皇帝的身体, 皇帝本人却很淡然。 “尔等也不必为朕伤心,朕天命已到,你们也清楚!” 朱标,朱樉等人,低着头,默然不语。 他们知道,因为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有某个人预言过,洪武只有三十一年。 人寿天定,谁也改变不了。 如今的朱元璋,已经七十有一。 虽然这三十年,大明的医术,卫生环境有了长足的进步,民间百姓,也不再只有三四十岁的平均寿命。 可七十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高寿。 朱元璋见到他们不语,淡然笑道: “朕这一辈子,已经心满意足! 当年朕起于微末,一步步走到皇帝的位置,又兢兢业业三十一年,如今我大明疆域,遍及三洲四海…… 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洁! 该做的,朕都做到了,接下里,就是你们这些兄弟自己努力了……” “父皇,儿臣不孝!” “父皇,儿臣……” 皇子们听着朱元璋的教诲,语气梗咽。 太子朱标,更是肩膀抽动。 虽然对朱元璋的命运早有预见,可事到临头,身为人子,总不免会悲伤。 朱元璋摆摆手: “朕还没死呢,都别给朕在这哭着,都出去吧……” 其他人陆续离开,只留下朱标。 朱元璋勉强坐起来,开始给他交代后事。 “姚广孝此人,你可以用起来,但此人难以驾驭,你若觉得不对,可杀…… 孔讷虽然弱了些,但他可以制约姚广孝…… 方孝孺……” 朱元璋交代的事情,巨细无遗,一如他以往的谨慎认真。 朱标强忍悲伤之意,默默听着。 这三十一年,皇帝兢兢业业,就是为了打造一个稳固的江山,传承道他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