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乡试-《英鸾》


    第(2/3)页

    整个改革经历了近十年,其中的诸多翻转波折按下不表,最终大周的乡试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每届会有微调,但差距不大,因为现如今大周官场上的主力官员,大多都是新乡试挑选而出的,否认改革后的乡试等于是否认自己。

    朱鸾站在告示前,发现虽然她缺席了十年,虽然那个人已经不在,但天后娘娘改革的乡试制度,依旧保留了下来。

    虽然比县试复杂,但改革后的乡试其实很简单。文试和武试加起来共七天,文试三天武试四天。

    文试和武试都是各考三场。

    文试一场试经艺时文,二场试算数堪舆,第三场则是艺科,内容广泛,包含百科常识和琴棋书画等等。

    据说当年天后娘娘刚开始设计的时候还有一科,有一个稀奇古怪其他人都听不懂的名字,叫做外语。主要考试的内容是大周邻国的语言,但最后被老臣们以学习蛮夷之语有损国体之由拼死阻止了。

    文、数、综合还有外语。

    朱鸾站在告示前,午后的阳光撒在头顶,在光线下她眯起了眼睛。

    当年还是英鸾公主的她第一次听到这些考法的时候还没有觉得,但又过了一辈子,今时今日站在这里,她才恍觉当年的天后娘娘这设计的是个什么。

    “这不就是高考吗?”朱鸾叹了口气,小声嘀咕道。

    “什么考?”走到朱鸾身边的段立峥闻言愣了愣。

    “没什么,”朱鸾笑了笑。“咱俩这要考的东西可不少呢。”

    段立峥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

    乡试文试的内容就已经如此丰富,可他和朱鸾还要马不停蹄的参加武试。

    乡试武试,也分一、二、三场进行,一场试弓马技勇,二场试策论武经,三场则是对战。

    而对战在最后,足足要进行两天。

    无论乡试和武试,三场考试中,每场十分为满,最后计总分从高到低排名。

    每个州乡试合格的名额是有限的,每届朝廷都会下发数额,写在详榜上。

    比起不会有什么大变的考试科目,大部分的学子不如说是为了看这个名额才来看所谓的详榜。

    朱鸾还没抬头看写在最高处的数字,就听到了身后学子们的哀嚎。

    “今年只有两百人!?上一届还有三百人呢,今年怎么少了那么多?”

    “徽州参加乡试可是快千人了啊……怎么可能只给两百名参加会试的名额?”

    老的少的,应届的往届的屡试不第的,每个学子看着头顶上的数字睁大了眼睛,现场一片嘈杂,惊呼声哀叹声不满声声声入耳。

    “两百人啊……”朱鸾也有些吃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