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神算》


    第(2/3)页

    邵雍慢慢地说:从这个‘筷’字来看,乃不吉之兆,你今日必遭水淋之灾,望处处小心。此人看看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便连个谢字未说就上车回家了。一路上快马如飞,直到家门口才长出一口气,心说:都到家了也没见着一个水珠,可见邵氏一派胡言。话音刚落,却被一盆脏水浇了个正着。原来是老婆不知他回家,将一锅涮锅水随意泼出,让匆忙赶来的丈夫碰巧遇上了。

    当天下午,邵雍刚走到桥头,就见一人在那儿等候。等邵雍坐稳,那人瓮声瓮气地说:老先生,给我看看今天的运气。邵雍让其抽取一个纸卷,那人不假思索地拿起一个递给邵雍。

    邵雍一看仍然是一个“筷”字,不禁惊叹:不妙!那人便催他快说。邵雍说:从这个“筷”字上看,你今天将有关笼之灾,你性情暴躁,不免要招灾惹祸,望谨慎行事。那人说:我呆在家里不出门,看还会不会招灾惹祸。说完,扬长而去。那人回到家中,蒙上被子就睡,一会儿便鼻声如雷。

    不料,被一位妇女骂醒,原来是他家的猪糟踏了妇女家的菜园子。那人火冒三丈,冲出去与之对骂,因笨嘴拙舌被对方骂急了,伸手就是一拳。那妇女本来就有病,一拳下去,便倒地没气了。不到一个时辰,来了几个衙役便把他抓走关进了大牢。

    三人问卜,先后抽取了三个“筷”字,为什么会占出不同命运呢?因为时间不同。中午那筷子是用来吃饭的,所以第一个人有口福;午时过后,饭已吃完,筷子要放到水里洗,所以第二个人必遭水淋之灾;筷子用完了,就要装入筷笼,所以第三个人将有入笼之祸。

    点评: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三人抽取同一“筷”字问运,其结果却大相径庭,此时间变迁所至也。邵氏的神机妙算,来自对生活常理的体察入微和时差定位,说来平素,却令人回味无穷。

    三人同测“人”字吉凶不一,只因笔写口说情景相异:

    有个新上任的大官儿,听说邵雍测字特别灵,就想去试一试。他换上便衣,带了个当差的,来到卦摊儿上。

    邵雍见他要测字,便说:“请先生写个字吧。”大官儿拿起笔来随手写了个“人”字,然后将笔一放,恰好横着搁在“人”字的中间了。邵先生问:“你想问什么事儿?”“你看看我是干什么的?”“你是个大老爷,当官儿的。”

    大官儿听了,没有吭气,向当差的使了个眼色。那当差的也过来写了个“人”字,却把笔竖着搁在“人”字下边了。当差的问:“你看我是干什么的?”“你不过是个平常人儿。”

    大官儿十分惊奇地问:“为什么我俩都是写的‘人’字,而我是当官儿的,他是平常人儿呢?”邵先生摸了摸胡子,笑眯眯地说:“因为你写完‘人’字之后,把笔横搁在‘人’字中间了,这不成了‘大’字吗?大人不就是大老爷,当官儿的吗?他写完‘人’字之后,却把笔竖着搁在‘人’字下边了,这不成了‘个’字吗?所以他是平常人一个。”当差的一听,急忙说:“我要也横着搁呢?”“你再横着搁就不灵了,因为已经点透了嘛!”大官儿听了,心中暗暗佩服。心说:“好,我再试一试他。”

    第二天,他让人从狱中提出一个死囚犯,对他说:“本官今天派你去办点事儿,如果办得顺利,可减轻你的徒刑。”说完,让他洗了燥,刮了脸,等他吃饱喝足之后,大官儿才对他说:“我今天让你去测个字,你别的字都别写,就写个‘人’字。”

    犯人应了一声,就穿上了长袍马褂,戴上礼帽,后边还跟着两个护兵。来到卦摊儿,犯人摆出一副当官的架式,其势汹汹地要测字。邵先生一看,差点没有笑出声来。怎么呢?虽说他穿的很阔气,后边还跟着护兵,但一看他愁容满面,面黄肌瘦的样子,一下子全明白了:“请你写个字吧。”“不用写了,我说个‘人’字。”“你想问什么事儿?”“你看看我是干什么的?”邵先生讥笑说:“赶紧回去坐你的监狱吧,你是个囚徒。”

    两个护兵回去跟大官儿一说,大官儿马上又来到卦摊儿,向邵雍问道:“上次我们两个用笔写,你能测出,怎么今天他用嘴说,你也测得这样准呢?”邵先生说:“无论笔写口说,均要用心来测,‘口’中加‘人’不是个‘囚’字吗?”大官儿听了,连连点头。从此这位大官儿对邵雍更加佩服了。

    “堆”字解法有不同,吉凶全在“功夫”中:

    一个老汉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寻找丢失的多年的儿子。乡亲们劝他在洛阳桥头等着,说邵夫子算卦特别灵。等他来后可问一问,没准就能知道你儿子的下落。老汉听完后,就在桥头等着。

    这时,有一人过来,据其神态和打扮,老汉断定是个算卦先生。可这位不是邵雍,而是邵雍的侄子。

    原来邵雍昨日去城里未回,他的侄子一来闲着无事,二来想试一试自己的本事,就替他来摆卦摊。邵家侄子刚一落脚,人们就凑上来,七嘴八舌地说:“快给这位老人家算一卦吧!”邵家侄子问:“想问何事?”老汉忙说:“问问儿子的下落。”“你随便说个字吧。”老汉一眼瞥见旁边有个土堆,便随口说了个“堆”字。

    邵家侄子手写出“堆”字,然后反复的看了好长一会儿,突然大叫一声:“哎呀!这‘堆’字左边是个‘土’,右边土上土,中间是个‘人’,人已入土,埋在斜坡之上。”听了这话,老汉惊叫一声,背过气去了。大伙儿你撅胳膊我捏腿的,好不容易才使他缓过气来。

    这时邵雍来了,忙从车上下来询问原由,他的侄子便把老汉寻子算卦的经过说了一遍,又把手写的“堆”字递了过来。邵雍接过瞧了瞧说:“人还活着,咋断成死人呢?”

    说着就走过去安慰老汉:“您老不必着急,您的儿子还活着。”老汉问:“你咋知道我儿子还活着?”邵雍解释说:“这个‘堆’字,虽是‘人’在‘土’中,可‘人’是立在‘土’中,不是躺着的,这人是住在窑洞里的。”老汉一听,转悲为喜,起身施礼道:“天地这么大,不知到哪里寻找,还望先生指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