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七章 大溃败(上)-《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2/3)页

    1940年秋季以后,中条山战场突然安静了下来,小鬼不再攻击中条山了,鬼的飞机也不去侦查轰炸了。蒋介石抓住这个空档,把有通共嫌疑的孙蔚如第四集团军调走了,顺路也调走了配属卫立煌十四集团军指挥的炮兵团。荣升第一战区长官司令兼河南省主席的卫立煌也走了,坐在洛阳城里开始通过电台遥控指挥了。

    小鬼不打了,和鬼拼的凶的部队调走了,司令官去洛阳了,驻守中条山的**连续几年坚守阵地,也打得厌倦了,想不放松警惕都不行了。

    放松了警惕的守军,为了解决补给困难,开始做生意了,什么来钱做什么。这就出现了一种自古以来战场上从未有过的情景:三分之一的士兵守阵地和训练,三分之一的士兵做生意,三分之一的士兵在推石磨磨面做饭洗衣服。守军做生意也是互相攀比,这个团长倒卖粮食发财了,那个团长马上就学习。这个营长倒卖弹了,其它营长就想凭啥他能卖别人不能卖?有一个团长或者师长、军长嫌倒卖粮食、弹药来钱慢,开始倒卖鸦片,其它军长、师长照葫芦画瓢,跟着就上。到后来,日伪特务都闻风而动,伪装成商贩,在中条山上乱窜,收集情报,倒腾鸦片,忙的不亦乐乎。

    可笑卫立煌还陶醉在什么“中条山高万丈”、“卫总司令指挥的好”之类的歌声中呢!

    此时,中条山守军摆的是一个长蛇阵,西线从黄河北岸,依次是曾万钟第5集团军和高桂滋的第17军,负责东北线防御的是刘茂恩第14集团军,东线由第9军防守。这个长蛇阵是甲午战争以来中**队惯用的阵法,没有战略纵深,部队与部队之间的结合部是容易被突破的地方。

    何应钦在洛阳用三天时间开了两次会,各军军长赶回防地后,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停止做买卖,部署防御。可惜,中条山守军已经懈怠了,提不起精神了,上峰的命令在严格也引不起各部队的重视。想想么,日军攻了13次,退回去了13次。别说小鬼不一定来攻中条山,就是他来进攻怕是还得乖乖地退回去。加上主帅卫立煌上将在峨眉山上闭门读书,何应钦一走,再也没有人能指挥动这些分属于不同系统的部队了,不用说督促落实何应钦的指示了。

    大官大官,就是大而化之的官。何应钦是中**队的总参谋长,指示到、部署到就行了。至于具体的作战指挥是那些小官们的事,拼杀是士兵的事。

    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亲临前线指挥都不一定能保证打胜仗,何况何应钦走了、卫立煌远在峨眉山呢?

    5月7日黄昏,日军从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向中条山进犯。

    对中条山守军了如指掌的日军,一上来就朝着守军各部队的结合部猛攻。天上是日军的飞机在狂轰滥炸,地上是日军的大炮在轰鸣。中条山,一下就陷入了危急之中。

    中条山守军生意做的火的就是曾万钟司令官的第五集团军,日军对第五集团军的防线也熟悉。

    曾万钟的第五集团军司令部设在夏县泗交以南的马村。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的村,临水的深沟叫柴家沟,也叫阎王峡,峡谷里有一条沿着溪流的碎石公路。峡谷一边的悬崖上,曾万钟修建了两座重机枪,封死了隘口,掩护司令部。

    外围有第五集团军五个师的兵力,司令部又有两个连的警卫部队,马村的地势又如此险要,按理说,小鬼想打到这里难如登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