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幽州留后(九)-《大唐新秩序》
第(2/3)页
司全爽大惊,连忙迈步而出,来到帐外之时,就见周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义儿军军士,全身甲胄,各持利刃,在火光下正向中军大帐缓缓逼近。司全爽带来的衙内军亲卫们在大帐之外围了两层,不停高呼:“停步!尔等停步!否则军法从事!”
司全爽脑子里“轰”的一声作响,急怒交加之下,热血暴起!一瞬间便明白了眼前出现的情况——军士哗变!
军士哗变,是这个时代最常见,也是对将主最致命的威胁,无论之前官职再高,权势再大,一旦部下哗变,那么只有两个结果:被当场斩杀,或者被部众驱逐。
作为卢龙军中资历深湛的重将,司全爽当然明白这个后果,先不说其他军镇,仅仅卢龙本镇,百年来便出现过不知多少次哗变。
代宗大历三年,节度使李怀仙因为大权独揽,擅自任命手下官吏、私收军镇田赋,导致军中哗变,李怀仙被军士们当场斩杀。
代宗大历七年,节度使朱希彩因主政苛刻,对手下将士残暴,刚在帅位上坐了四年,就被部将聚众杀掉。
穆宗长庆元年,节度使张弘靖任用私人,专信幕僚韦雍,韦雍因私怨惩处军士,引起军中大哗,军将们把韦雍处死,赶跑了张弘靖。
文宗太和五年,节度使李载义被军士们驱逐……
文宗太和八年,节度使杨志诚被军士们驱逐……
僖宗乾符二年,节度使张公素被军士们驱逐……
昭宗乾宁元年,节度使李匡筹被部将反叛,引来河东军,两军交战之际,在各路军头们的唆使下,军中哗变,李匡筹被杀……
以下克上,正是延续了卢龙军百年的传统!别看平日里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可一旦遇到这等棘手之事,鲜有能得好下场的将主。其实不单是卢龙军,那些开镇历史越久的地方,这种传统越有渊源,比如魏博、比如平卢……反倒是新开的军镇里,将主的控制力却要高出许多,比如宣武,比如河东……也正是这一区别,宣武、河东才能力压河北三强藩而崛起,同样是因为顾虑于此,当年刘仁恭才打算采取刘知温的建议而整军,但最终却不了了之。
司全爽强忍心中的惊怒,上前大声道:“此乃中军大帐,尔等所为何来?不怕触犯军法么?”
司全爽是衙内军左厢都指挥使,更是辽东郡王刘仁恭发家之日起就倚为臂膀的心腹,在卢龙军中威望素著,此刻乍然露面,确实震慑了住了义儿军的军士们,众人不断逼迫过来的步伐顿时一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