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战西南(上)-《理想年代》


    第(3/3)页

    正月底,杨帆第3、5兵团先后进入湘西地区集结,杨帆等军团领导也秘密乘坐飞机降临在常德城外的一个简易机场。

    一切的准备,是为了按照预定计划于二月初开始向川南实施大迂回。

    此时,李想为平定湖北西南反对革命的地区,并配合杨帆进军西南,准备于发起鄂西战役全歼湖北反动派的同时,发动对黄鹄举的作战。

    李想决定,集中鄂军三个学兵团,两个**团,第42、47师各两个团共9个团的兵力,由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西屏、参谋长曾高统一指挥,于月底发起鄂西战役,求歼黄鹄举集团。

    具体部署是,第47师第139、141团由大庸、桑植一线出发,经来凤迂回恩施,占领利川,截断黄部西退道路,如其未撤,第二步即由西向东进攻;与此同时,湖北**第1、2团及第42师第155、136团,由秭归渡江向建始。恩施前进;第50师全部由宜昌秭归间渡江,由东向西经资丘一带向恩施攻击前进。

    李想为求进军西南战役的稳健,把“保卫中央的禁军”都派出去打一仗了。因为他之前也说过,准备中原大战的部队不能调动,这是战略,也关乎士气。

    根据上述情况,杨帆决定对“中央军”发动的鄂西战役予以配合,并于正月29日发出《进军川黔作战的补充命令》:第3兵团应以现在最先头之一个军,全部轻装,沿第47师主力之右侧,以快速行动,直出彭水、黔江(要点),截击可能逃跑之黄匪,并协助47师歼击右侧顽抗之匪军。第3兵团主力则依此调整部署,速按原计划分别出遵义及尾先头军跟进。第5兵团及第3兵团之第10师仍按原计划速出贵州。

    这样,在北线,“禁军”发动的鄂西战役与杨帆进军川黔作战在作战部署上完全协调起来。第50师、湖北两个**团及第42师第155团为右集团,第47师主力与第3兵团主力第11.12团为左集团,以钳形合击态势,求歼黄鹄举集团主力于黔江、彭水以东地区。在南线,第5兵团及第10师则乘机直出贵阳、遵义。

    战鼓如雷!

    “禁军”虽然是学生军为主,发动鄂西战役,攻势猛烈。

    杨帆主力发起进军川黔作战,同样不成多让。

    在杨帆指挥下,军团主力在“禁军”一部的配合下,从北起巴东、南至天柱500公里的战线上,对川军西南守军发起全面攻击。

    湖北西部的巴东至贵州境内的天柱,两地之间直线距离约500余公里,是陈宦“西南防线”上地形条件最复杂的地段之一。在这一地段的北部,长江自万县以东穿越巫山流人湖北,经过西起奉节、东至宜昌长达200余公里的峡谷区,扼川、鄂交通之咽喉,地形极为险要。在这一地段的南部,武陵山脉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到处是悬崖绝壁,通行异常困难。

    从开战始,右集团第50师等部分作三路由宜昌。秭归、香秭等地渡江向鄂西南进击。3日便击破川军第124团等前清巡防部队的防守,攻占巴东、绿葱坡、野三关等地。

    左集团第47师主力从永顺、大庸出发,2日时间,进至龙山以南招头寨一带。

    与此同时,杨帆的第3、5兵团从二月1日起,分别由石门、慈利及芷江、黔阳地区西进,进军川黔作战正式开始。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