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危机-《城中村六个平方》
第(3/3)页
“行了,别说了。”王丹平挥了挥手,制止了老董继续发言。车间是不能再让他去了,可这个点了,让他回家去王丹平又不放心,醉醺醺的,万一路上再惹出点啥事情就更麻烦了。
沉默了一会,王丹平把沙发让给了老董,让他在这休息哪也不要去,自己跑去车间顶了老董的岗。
也正是这次顶岗,让王丹平有了跟一线职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为换班的原因,新接班的职工大都不认识王丹平,只知道是临时顶岗招呼生产的,言谈中也就少了几分顾忌。一部分老职工便一边干活一边跟王丹平抱怨,焦点主要是闲分拣班工时太长,待遇低,劳动强度大。
这个时候,王丹平就笑着当一名听众,不反对也不发表意见。边谈边顺手帮助他们干一些简单的活计,大家也就乐意跟王丹平继续交流分享,把好多该说的和不该说的都告诉了他。
从这次交流中王丹平得知,分拣班组是邮政系统所有工种里收入最低的,甚至低于投递员。纯体力活,又脏又累,工时长还要轮着上夜班。
这支队伍里,有三分之一的正式职工,年龄清一色在五十岁开外,而这里面又有三分之二都是因为在原岗位犯了错误或者不适应岗位工作才被贬斥到这里的,本来心里就带着怨气。再加上突然的邮件量增多,劳动强度增大,心怀怨气的老职工们都蠢蠢欲动,准备写材料去劳动部门上访。据他们说,稿子都写好了,还专门找了懂法的人帮着修改过,就准备在这两天递交呢。还有人撺掇着要闹罢工的,相互串通,就等着带头人振臂一呼了。
王丹平听得后背阵阵发凉,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再闹这么一出,那就要出大事了。他想方设法想要套出他们口中的带头人是谁,可这帮老家伙机灵着呢,别的都好说,就是问起这带头人时大家要么支支吾吾、要么三缄其口,任凭王丹平怎么旁敲侧击都无济于事,便就作罢。
王丹平觉着这个事情太大,也绝非空穴来风,已超出了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相比于邮件积压来说,职工的群体上访和罢工对整个三江邮政的影响要大、要恶劣、要深远的多。
王丹平嘴上虽仍旧跟工人们谈笑风生,心里却在着急地想主意来化解这次危机。入职以来他还从来没碰到过该类事件,一时没了主意。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们聊着,也试图扭转这帮人的想法,可刚一开口就闹得群情激昂,用摆事实的方式把他的观点砸得稀巴烂,他不得不终止尝试,不敢再多言语。看似风平浪静的分拣车间,暗流涌动。
无论如何,他得明早去一趟市局了,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宋主任和人力部门。
他害怕来不及,害怕天一亮这群人就会去劳动局上访,到那个时候再研究解决方案就已经迟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