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消息直奔西域而去。 对于大唐的这个制度,西域诸国可谓是既出乎了预料又未曾出乎预料。 因为顾泉已经提前开始动手了。 他如今已经占据了伊吾、且末等战略要地,并且同时间仍旧在调兵遣将。 再加上东西突厥的下场。 猜出大唐的想法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当这个消息真正传过来之时,仍是不由得有人选择造反,并不只是那些小国君主一人的想法,而是有着太多的因素在逼着他们做出选择。 任谁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掉这一切。 而对于这些选择在此时造反的人,顾泉也丝毫不会留手。 ——他深谙杀鸡儆猴之道。 留给他们的,也唯有死亡。 整个西域的改革如火如荼,顾泉必须要趁着当前顾氏与大唐威名最高的时候占领住整个西域的要地。 除此之外—— 他同时还要将大唐所准备实行的双轨制度普及开来,让四方的小国都接受这种政策。 西域地势辽阔,这注定是一件需要时间的大事。 不过顾泉也无需心急。 他只需要一点点的进行调整即可,在洛书协律器的作用之下,这一切细节并不能难倒他,更别说李世民同样还在往西域派遣官员。 贞观十年,四月。 丝绸之路再次打通。 此次的打通并不代表着商路重新恢复,其实西域与中原的商路始终未曾断过,总会有人为了逐利而冒着生命危险前去交易。 这次的打通是代表着具体制度的形成。 包括税收、以及商道之上的驿站。 大唐也在修建,而西域之地则是交由西域诸国进行修建。 这是必须要做的。 驿站不仅仅能够让商人休息,促进商业,同时也能让大唐的政策快速送往西域,对于接下来的治理起着极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对货币下手了。 这是完全超出了原本历史的大事。 自隋末乱世开始,九州的货币体系十分混乱,李渊当初在登基之后发行了开元通宝,随着大唐的逐渐起势之后,这才渐渐让货币稳定了下来。 如今李世民决定发行贞观通宝。 并且将其定为四方互市以及西域商路的法定货币,并且成立专门的部门,对于整体的货币实行监管及汇兑业务。 这是顾兹的建议。 此举可谓是惊天动地,甚至就连顾易都未曾料到,顾氏子弟竟会想到这一点。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 顾氏的文化本就超前许多,顾兹本就擅长内政如今看来更是对于金融有着更深的理解。 顾易记得很清楚。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虽然中原土地之上相继出现了具有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但是其中的局限性却很高。 比如唐朝所实行的飞钱以及宋朝的便钱卷乃至元明清都是如此。 其根本的局限性却始终未曾解决。 大多数都是官商合资而成,且并不普遍。 但如今乃是朝廷直营便不同。 随着商业的持续发展,那四方的货币就注定会相继出现在九州之上。 这个部门不仅仅可以对于货币进行整体的监管,同样也可以根据实时调整不同的汇率。 以大唐目前的强势。 这个部门但凡能够形成规格,那将会为朝廷带来难以想象的财富。 此事实在是过于超前。 甭说如今顾氏已经出现了,就在原本的历史之中,九州的生产力以及各种手工奇珍便遥遥领先于四方,更别说如今了。 此事对于整个九州而言都是十分关键的迈进! 当然,顾易也明白。 此事的艰难在当前这种仍旧属于封建王朝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甭说整体完全如他的设想一般,就连更换钱币同样都需要极多的时日。 但这又能如何呢? 任何的制度只要出现便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深入人心,加以进步。 如今只要出现了那便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交给时间即可。 ——天下安宁。 随着四方外敌的不断消灭,整个九州已经完全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粮食产量屡创新高。 在李世民始终都紧紧盯着吏治的情况之下,整个天下一直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此举更是不断地刺激商业。 河套之地完全平定,商业持续发展,包括丝绸之路的畅通,更是在无形之间让整个大唐的天下都彻底的活了过来。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坏事。 李渊崩了。 这个甚至已经被天下忘却了的太上皇终是离开了人世,崩于长安。 临终之前他再次见到了李世民。 到了如今,他已经完全认可了李世民,就算再怎么不愿意承认他也知道甭说是李建成李元吉,甚至就连他都比不过李世民。 李世民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将其谥号定为“太武”,庙号“高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