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纵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但高原反应仍是不可控制的相继出现,只不过是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而已。 不过这亦是影响极大。 普通将士也就罢了,但随着大军不断深入的状况下,各个将领也是相继有人出现了这种状况。 而在吐蕃直接开始还手的情况之下。 顾易也是不得不选择更为稳健的打法,让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更加的慢了下来,给予将士们更多适应的时间。 战局演变至此,粮草供给便成了决胜的关键。 赤松德赞能坐稳赞普之位,绝非庸碌之辈。 他深谙此刻不宜与唐军正面决战,转而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唐军的命脉——粮道。 以当世的眼光看,此策堪称明智。 毕竟唐军越深入高原,那无形的“高原之厄”便越可能成为致命的枷锁。 然而,这正是赤松德赞的思维局限所在。 顾易这看似迟缓的“徐徐图之”,恰恰是在为大军争取宝贵的适应期。 吐蕃的袭扰粮道战术,竟意外地契合了顾易的盘算。 ——他并不惧怕拉扯战。 顾氏筹备了数十年的所在,粮草供应方面亦是早已成熟。 而且顾易甚至都开始教导起了将士们如何在高原屯田,且不说这在此次的征途之中能不能起到作用,至少在未来是一定会有用的。 而顾轩的内政本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虽然在明面之上,各种局势都十分的严峻,但顾易却是丝毫不乱,甚至都觉着此行的计划十分的顺利。 唐军行营。 各营医师例行巡查,帐中顷刻间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喊与争执: “我没病!我要随太傅杀敌立功,身体好得很!” “本将的身体岂能有恙?休要多言!” “大夫!求您了!我真没事,这几日已觉好多了!让我上阵吧,我要立功啊!” 营区内一片嘈杂,所幸尚未演变为乱象。 待喧哗稍息,各营将领便纷纷赶来,面色凝重地向中军呈报各自帐下的减员实情。 众人皆是表情各异。 这已经是唐军每日都要面临的状况了,总是有将军的心腹有了极为严重的高原反应,不得不原路返回。 他们也早就已经和顾轩求起了情。 但顾轩的回答却始终是一句话,“是愿意让你的弟兄们必死,还是想让他们冒险立些功勋。” 这是一个很好做出选择的问题。 高原反应在如今的这个时候可不是如同现代那般轻松的。 “太傅。” 待众将士日常求情结束,高仙芝亦是直接起了正事:“吐蕃近日以来扰我军日重,我等还是要如此徐徐图之嘛?” 他等不及了。 此话一出,帐中不少将领亦是频频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同样的焦灼与不解,连素来沉稳的郭子仪、封常清也眉头紧锁。 他们终究未能全然理解这高原反应的可怕,只觉拖得越久,那“高山之厄”只会愈发沉重,将士们萎靡不振的状态便是明证。 顾易神色平静,对此毫不意外。 他们终是不理解什么叫做高原反应。 只觉着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越久而愈发的严重。 听到这话,顾易丝毫都不意外,随着他心念微微一动,顾轩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问道:“诸位将军以为,当如何?” “太傅!”一员将领按捺不住,抱拳高声道,“末将以为,当集结精锐,直捣黄龙,强攻逻些!” “正是!这‘高山之厄’避无可避,何须再耗下去?徒增伤亡!” “……” 众将立刻纷纷进言。 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们也早已了解了顾轩的性格,知道谏言不会受到处罚。 待众人说完,顾轩这才再次开口,但却并未去回答众将士们可能的疑惑,“诸位莫急。” “且再等等——” 说着,他看向了郭子仪:“再过些时日,败给他们一场又能如何?” ——这便是顾易洞悉全局的关键! 认知上的信息差,他又岂能不用呢? 就比如.如今所面对的高原反应! (Ps:月末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的感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