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闻言,房玄龄等人不由得便轻轻叹了口气,但却终究是未曾开口多说什么。 “朕知道诸位爱卿在担忧什么。”李世民看了房玄龄等人几眼,并未因为他们的举动而生气,反倒是缓缓起身说道:“此事之艰,远非一朝可成。” “朕自是知晓。” “诸位爱卿谏朕徐徐图之,待我大唐国力达到巅峰之时四方自会降服。” “可诸位难不成是忘了昔年昭烈侯一名慑四方,就算那时四方之人可曾彻底降服?” “朕如今正值壮年,朕之大唐亦是蒸蒸日上。” “有些事——” “朕不做的话,后世又有谁人能做?” “至于后世之君.” 他的语气微微一顿,整个人的眼神也是愈发的坚定:“就算没有朕之胆魄,但既有天下才人辅佐,又有何惧之?” 大事,彻底敲定。 当李世民说出了这一番话之后,整个大唐朝堂便会朝着这个目标所前进。 哪怕房玄龄魏征这些个不支持如此激进的大臣也会参与其中。 这就是当前的大唐。 ——政治清明,群臣上下一心! 李世民在太极殿内与群臣商议了许久,直至夜深之时这才让群臣离去。 他并未如同往日一般直接在太极殿内休息。 而是去了立政殿,见了长孙皇后。 李世民已经有一段时日未曾来了,他本就政事繁忙,就算难得清闲他也会去其他嫔妃那里。 当然,这并不是与长孙皇后感情不好。 长孙皇后的地位无人可以动摇,包括在李世民心中亦是如此。 这一点无可置疑。 至于去其他嫔妃那同样也是人之常情,一个帝王是否迷恋美色从来不是评判他是否英明的因素。 幽暗的烛火之下。 长孙皇后刚刚见到李世民便察觉到了他的不对,旋即便从李世民身后温柔地抱住了他,轻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太子最近表现如何?” 李世民轻轻握住了长孙皇后的手,淡淡问道。 “太子勤勉如初,”长孙皇后垂眸回忆,发间珍珠步摇轻晃,“晨习骑射,暮读经史,连少傅都赞他过目不忘。” 她细数着儿子的长进,却见丈夫眉间褶皱未展半分。 “文韬武略不过立身之本,”李世民转身踱步,靴声在青砖上叩出沉重节奏,“储君需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还有性子,此事决不能落下。”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微微一愣,并未直接答应而是坐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问道:“陛下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大唐之业绝非一朝可成.”李世民神色郑重,并未对长孙皇后有所隐瞒,“朕终是有些担忧。” 他的表情无比认真。 见状,长孙皇后亦是不由得一愣。 旋即也是未曾多言只是再次握住了李世民的手,宽慰道:“乾儿他可是陛下的孩子,陛下又岂能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呢?” “承乾他年纪尚小,陛下无需如此心急。” 她太了解李世民了,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渴望的盛世。 但李承乾如今实在是太小了。 李世民如此的要求她怕李承乾承受不住。 但李世民的表情仍是那般坚定,人就是这样,往往越在乎一件事便会考虑的越来越多。 李世民同样难免如此。 就这样沉默了片刻,他忽地便想起了什么,旋即立刻开口:“皇后,速速让人取来纸笔,朕要给子渊书信一封,让其早些做好准备。” “陛下.”长孙皇后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看着李世民那认真的表情,她终是没有开口随后便去取来了纸笔。 “皇后无需担忧。” 李世民笑着宽慰了一句,随后便借着烛火将朝堂的一系列安排都写了上去。 而在最后—— 仍旧是如同日常一般的告诉顾泉要注重身体,早日归京之类的云云。 这已经是李世民与顾泉书信的日常了。 但君臣二人却又都是一样,都在提醒着对方保重身体,但实则一个人始终在战场冒险,一个人在朝中日日勤政。 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志向所默默坚持着。 不仅仅是他们,很多人同样也是如此。 而就在数日之后。 具体的制度章程也是终于被确定了下来,各种的安排也是飞速朝着西域而去。. Ps:月底了,求一下月票,下月初会恢复日更八千的,兄弟们放心!!! 第(3/3)页